1 / 42
文档名称:

红旗路道路施工组织设计.doc

格式:doc   页数:4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红旗路道路施工组织设计.doc

上传人:doc2088 2015/6/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红旗路道路施工组织设计.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红旗路施工组织设计
一、工程概况
红旗路工程是高邮市天山镇区主要干道,全长1800米。
(一)道路工程
,。红旗路道路中心线均为一直线段。
红旗路混合车道结构均为:面层180厚C25砼浇筑,基层分别为150厚12%灰土压实,150厚10%灰土压实,150厚6%灰土压实(原土质较差时)素土压实。对沟塘及软土区清除淤泥,有机杂质及不合格土质等,换以优质土分层夯实至设计高程,必要时可用6%灰土分层压实。
道路横坡:%的坡度由路中心向两侧降坡。
预留的给水、通讯、电力、有线、煤气等管道的施工由各单位自行施工,施工时应注意相互的协调。
二、排水工程
排水管道布置在混合车道下,,主要承担道路雨水及两侧沿街建筑物雨污水及沿街各单位院内雨水的排放。
排水管道基础均采用混凝土带形基础,基础以下若土质情况较差,则铺设150厚碎石垫层,原土夯实。排水干管及支管均采用管顶平接,水泥沙浆抹带接口,即用1:,带宽130,中间厚30。
为了改善槽底的施工条件,稳定边坡,防止塌方、滑坡;稳定槽底、防止地基承载力下降,必须在沟槽开挖过程中进行施工排水。
雨水检查井井底为半圆形流槽式,流槽两侧至检查井壁间的底板应保证不小于200的宽度。-。雨水检查井的做法详见施工图。每隔200米左右检查井井底做成落底500深度的沉泥槽,有利于管道清淤。
每座检查井旁根据来水方向设置雨水井,雨水井由D200的混凝土管连接至检查井。并以1%的坡度坡向雨水检查井,雨水井形式为边沟式单蓖雨水井,凹入人行道立道牙,雨水井底做300沉泥槽。雨水井连接管起端应保证有大于500厚覆土。D200混凝土管做法及要求同主管。支管管顶不得低于雨水干管管顶,且略高出50左右,检查井每隔30米设一座,但可根据现状排水管道位置作出适当调整。
排水管道两侧胸腔及管顶500范围内的回填土需以6%灰土分层夯实,密实度不低于95%。
本工程施工场地交通便利,施工所需的各种材料,可进接沿道路运到施工现场,不需进行二次运输。临时用电和临时用水均可接到施工现场;项目经理部可在工程附近租用民房作为项目经理部,并在适当的地方搭设临时设施,停置机械设备及料场和拌和场等。
施工现场已基本具备进场施工条件,在施工期间,要特别安排好作业区间交通,要将文明施工、安全施工贯穿于施工过程的始终。
三、工期及质量目标
1、工期要求
建设单位给定的工期为77天,本施工单位决心采取各项赶工措施,派遣精干的施工队伍和机械设备,运用现代的管理模式,进行层层分解和落实,确保75天的施工时间完成本工程。
2、质量目标
本工程要求质量达到合格(按《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规定验收和《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J-90评定),运用ISO9002的标准进行全面的质量管理,争创“秦邮杯”。
四、施工准备情况
取得招标文件后,我们即作好如下准备:
1、现场调查
为了掌握施工现场的情况,我公司组织了由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参加的现场调查,对沿线的地貌、水文、水电、通讯等各种施工条件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并切实掌握施工现场的材料进退场路线和原材料的价格,为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奠定了基础。
2、临时设施
本工程拟在沿施工场地的部位,搭设临时活动工棚,作为材料及设备的保卫室,工地上所用的办公室、伙食房、料场及砼、砂浆拌和场,租用民房作为项目经理部。
3、临时用电和临时用水
临时用电和临时用水在拌和场地方可直接利用原有的电力和水力资源,用于沟槽开挖时排水和砼基础浇筑用的临时用电,可用电缆从原有电源处接入,保证工程正常施工。
4、临时排水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配备了一台φ100机动抽水泵和一台单项潜水泵,用于工程排水。
5、施工队伍的调配
本工程为道路及排水工程,为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使业主满意,我们专门调配了一支道路及排水施工的专业队伍进行本工程的施工,确保各方面达到业主的技术要求,确保工程合格。
6、人员组织
本工程采用副总经理负责制,下设项目经理、项目总工、材料员、资料员、测量组、试验室、质安组、核算组及各个主要分项工程施工班组, 对本工程全面负责管理,确保本工程优质、进度、安全和效益。
7、技术准备
施工技术人员对施工图进行认真分析,组织完善的力量做好施工现场的调查工作,掌握本工程施工的各种技术要求,同时根据业主提供的技术要点和规范要求,对各项工程制订详细的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指导本工程施工。
进场施工前严格地组织一套管理班子、施工队伍和机械设备,配足力量,精心组织施工。
在本工程施工中,积极推广和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