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里氏硬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进行里氏硬度检测的有关控制因素,使检验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从而获得准确、可靠的检测结果。
GB/T 17394-1998 《金属里氏硬度试验方法》
JJG747-1999《里氏硬度计》
适用于钢和铸钢、锻钢、合金工具钢、不锈钢、灰铸铁、球墨铸铁、铸铝合金、铜锌合金、铜锡合金、纯铜材料等大型金属产品及部件的里氏硬度测定。
工作人员应了解仪器性能及操作程序,并对检测结果负责。
a)环境温度0~40℃范围内;
b)相对湿度≤90%;
c)周围环境无震动、无强烈磁场、无腐蚀性介质及严重粉尘;
d)里氏硬度计应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使用。
e)里氏硬度标准试块应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使用。
a) 被检试样的检验面应打磨平整,,被测试样表面的曲率半径应不小于30mm,试样的质量应大于5Kg,试样厚度必须大于5mm,试件表面不得有油污,试件不应带有磁性。
b) 对于大面积板材、长杆、弯曲件等试样,在试验时应予适当的支承及固定以保证冲击时不产生位移及弹动;
c) 根据被测工件合理选用支撑环;
d) 测试前应使用相应的标准硬度标块对硬度计进行检验,其示值误差及重复性应不大于±12HLD。数值偏差超过标准时应给予校准;
e)根据检验材料以及冲击试验方向的不同,调整仪器参数;
f) 测试前应擦去试件表面的油污、铁屑、灰尘;
g)向下推动加载套锁住冲击体,将冲击装置支撑环压紧在试样表面上,平稳的按动冲击装置释放钮进行测量;
h)每两次测试时间间隔不应少于3秒。
i)用5个及以上有效试验点的平均值作为1个里氏硬度试验数据。测试数据分散不应超过平均值的±15HLD
j)冲击压痕中心距试样边缘距离应不小于5mm,两相邻压痕中心距离应不小于3mm。
a)里氏硬度试验法是一种动载测试方法,它的测试值与金属的弹性模量E有关,而材料的不同所对应的弹性模量也不同,因而应根据被测试件选择材料种类,对材料进行分类测试。
b)给冲击装置加载时,应将加载套管压缩到底,然后缓慢松回原位。不可松手使其自由弹回,否则极易损坏机件。
c)给冲击装置加载时,不可将冲击装置支撑在试件上。
d)测试时用一个手掌的边侧在被测工件上做一个支撑点并将冲击装置支撑环垂直压紧在试样表面,另一只手给释放按钮一个垂直向下的力,按释放按钮时不可过快、过重,以致使加载套管移动,测试值失准,此时要求试样、仪器、操作者均稳定;
e)经常对套管内壁、冲击体上粘附的灰垢、铁屑进行清理。
f)不可在同一点上重复测试,否则会引起较大的误差。同时会减少传感器的使用寿命;
g)测试时应避免支撑环的磨损(磨损后测试值偏高)
a)在大批量检验过程中应经常用硬度标块对仪器进行校对,在检验工作完成后也应对仪器进行校对,确认在整个测试过程中硬度计的测试误差在规定范围内。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可靠
性。
b)硬度计使用前应用标准试块进行校验,其示值误差及重复性应不大于±12HLD,试验中同一检验部位试验值分散性不能超过±15HLD。
c)试验人员应严格控制对试样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