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5
文档名称:

旺起镇总体规划(修改稿).doc

格式:doc   大小:507KB   页数:6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旺起镇总体规划(修改稿).doc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2018/5/27 文件大小:50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旺起镇总体规划(修改稿).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章旺起镇概况和规划背景
一、旺起镇发展概况
(一)镇域自然条件
旺起镇位于东经126°36¢-126°56¢,北纬42°27¢-42°40¢之间,东隔松花湖与蛟诃市向望,南与桦甸市为临,西与永吉县接壤,北与丰满乡以双峰岭为界。旺起镇北距吉林市区40km,吉桦公路穿境而过。镇域总面积535km2,下辖11个行政村,68个自然屯,2005年末全镇共有人口21,360人。
旺起镇三面环山,一面邻水,地势南高北低,南部群山对峙,北部宽阔平坦,摩天岭是镇域内的最高峰,海拔1325m。土壤类型以棕壤为主,土质肥沃,主要盛产水稻、玉米、大豆等农作物。此外,镇域内山地、林地资源丰富,出产多种山珍、野果和野菜。
旺起镇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由于地形的影响,局地气候特征明显,常年盛行西南风,,镇域内年最大降水量853mm,最小降水量560mm,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67mm/年,降水量季节变化明显,多集中于六、七、八三个月。
旺起镇东、北濒临松花湖,镇域内有松花江支流大石头河、小石头河、旺起河、杨屯河、冯屯河与丰满河,水资源丰富。
(二)历史沿革
旺起镇历史悠久,是满族的故乡。隋唐时代为渤海国涑州国辖地;宋代为辽、金辖地,归属辽东丹国之涑州,金上京路会宁府。元代,旺起为辽行省开元路咸平府统辖。明代,属奴尔干都指挥司吾也吾卫领地。清初,山东人纷纷移入该地,有名汪起者,先来此地开垦居住,渐成屯落。时人以其地为汪起所住,称之曰汪起屯,因“汪”与“旺”同音,后渐称“旺起”至今。
解放初期,旺起隶属永吉县丰满区,1955年改为旺起区,1956年划归永吉县管辖。1958年建立旺起人民公社,1959年12月,旺起划归吉林市郊区。1963年3月又划归永吉县。1983年旺起公社改为旺起乡,1984年旺起设镇。1992年3月6日,旺起镇又划归吉林市丰满区管辖至今。
(三)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1、第一产业发展状况
农业是旺起镇发展的基础,在旺起镇各产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005年,农作物的总产量13,593吨,农业人口17,982人,%,2005年,旺起镇社会总产值8,507万元,其中农业增加值4,903万元,%。在农业内部结构中,种植业和以黄牛养殖为主的畜牧业占有很大的比重,并且有很大的发展后劲。林木采伐今年来由于国家加强对森林资源的管理而渐趋萎缩。山野菜的采集和加工是旺起镇的主要副业。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的提出,旺起镇的特色农业迅速发展,
“公司+农户”式经营方式逐渐兴起。但大多数村屯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农业产业化效果不明显。
2、第二产业发展状况
旺起镇目前兴办了一大批乡镇企业,2005年乡镇企业数量为789个。规模较大的有旺起机械厂、吉林市金凤畜牧业有限公司、吉林市利德清洁具有限公司、旺起水产养殖场、吉林市森威木业有限公司、吉林市成林木业有限公司、吉林市绿源葡萄有限公司、吉林市丰满区胜利铁矿等,但企业的总体规模较小、经营管理不善、对资源的依赖程度过重、效益不佳、利润较低。2005年仅实现工业增加值1,614万元。
3、第三产业发展状况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旺起镇的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教育、金融、卫生医疗、邮电通讯等事业迅速发展。在旅游业发展的带动下,形成了商贸、餐饮、交通、住宿、集市等行业,不仅增加了第三产业的产值,而且带动了镇域经济的整体发展。2005年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1,990万元。
二、规划背景
(一)构建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以建设现代农业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支撑,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动力,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保证,突出工业拉动、城市带动、城乡统筹、和谐发展,努力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国家将加大预算内村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强各部门、各方面资金协调和整合力度,在不改变资金用途和管理渠道的前提下,集中向村镇整治项目投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集中力量办大事。
(二)主体功能区划与生态补偿机制的深入推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指出,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因素,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为完善主体功能区划,必须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生态补偿机制,对于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