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3
文档名称:

客车轮对检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

格式:doc   大小:6,858KB   页数:3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客车轮对检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2018/5/27 文件大小:6.7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客车轮对检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客车轮对检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本文介绍了客车轮对检修工艺,并针对检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及解决办法。
正文:
我厂主营业务为客车检修,主要车型是25型客车,近几年随着客车检修量的不断增大,检修车型的不断增多,我们在检修中遇到了许多厂修规程、图纸、技术标准中描述说明的不清楚的问题。下面我针对几个关键问题进行阐述和分析:
一、车轴检修
车轴的损伤形式主要有车轴裂纹、磨损、电焊打火凹痕、燃轴等。对这些损伤的处理在厂修规程中都有明确的规定,检修中不存在异议。但对卸荷槽的检修及轴端三孔的检修等方面在厂修规程中没有明确提出及说明。在检修中容易引起争议。
主要问题:卸荷槽的检修、轴端三孔的检修。
(一)卸荷槽的检修
卸荷槽是车轴承受剪切力,扭力最大的部分,是危险截面。根据部分铁路局、车辆修理厂对客货车轮对探伤情况的调查结果,可以发现车轴卸荷槽处存在较高比例的裂纹,如处理不当,则极易发生冷切事故。因此我们对卸荷槽处的检修是非常重视的,我们在检修中存在的问题是:
1、因原来车轴存在的加工缺陷及长期承受载荷,车轴易在卸荷槽局部发生细小毛细裂纹。
2、因装配保护不当,密封不良等原因容易引发车轴卸荷槽产生腐蚀,并产生局部点蚀。
3、部分车轴加工不良,在卸荷槽处存在加工刀痕,而在厂修规程中对这种情况如何处理描述不清。
4、±。
我们对卸荷槽的检修过程如下:
对于不需要降等级的车轴,我们采用在轴径车床上进行检修,具体过程是:
卸荷槽水磨砂纸打光→锉削,对局部腐蚀点消除→压辊强化滚压,提高表面硬度和粗糙度,提高车轴的疲劳强度,。
对于需要等级修的车轴,我们采用在轴径车磨床上进行检修。
检修中的具体要求是:
1、原则上我们对卸荷槽圆弧形状不去修整,保持原来形状。
2、因加工刀痕是影响车轴疲劳强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应严格加以控制,所以我们对车轴原来的加工刀痕和腐蚀点要求必须用砂纸打磨去除,达到图纸要求的表面粗糙度,然后进行压辊强化滚压,以提高车轴的疲劳强度。
3、在车轴进行等级修时,先用成型样板刀加工出空刀槽,待轴径磨削加工完成后再对空刀槽处进行圆滑修整,并同样进行压辊强化滚压。
检测要求如下:
1、卸荷槽圆弧半径不应小于17mm;
2、缺陷如滑伤、刀痕、腐蚀点必须消除,不许有划痕存在,卸荷槽处达到图纸要求的表面粗糙度;
3、±,和轴颈面圆弧过渡即可。这个尺寸只是针对不同工厂的加工工艺水平而设计的,对实际轴颈加工质量完全没有影响,因为多年来,在我国的RD3、RD2等型车轴轴颈根部一直有两种形式尺寸,有退刀槽的A型和无退刀槽的B型,如果采用成型磨削整个轴颈,±。
(二)轴端三孔的检修
车轴轴端三螺纹孔又简称轴端三孔,即3-M22-6H螺纹孔。轴端三孔的作用是为了安装轴端压板,使压板顶牢滚动轴内圈,从而保证轴承内圈相对车轴不转动。因此,怎样确保在常去运行中,轴端压板不松动或脱落,就显得尤为重要,甚至直接影响到行车安全,轴端三孔加工现已被运输部门定为关键项点。所以,对轴端三孔的位置度和平行度公差要求就至关重要。采取怎样工艺措施来保证轴端三孔加工质量,提高轴端三孔的位置度和平行度公差精度是一个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车轴每一端面上的三个M22-6H的螺纹孔,他们直接承受车辆运行中的轴向载荷作用,故对三孔加工质量提出较严格的要求。对于新制车轴三孔的检验标准是:螺纹孔需用塞规检查,三孔位置相对轴中心线均匀分布,。
我们在检修中遇到的问题是:大部分轮对制造厂为各铁路局所属的车轮厂。由于轴端三孔加工难度大,要求精,且各车轮厂均无专用的车轴三孔加工机床。这样势必造成三孔加工质量参差不齐。而且GB12814
—91车轴标准贯彻之前的生产的车轴三孔,有80—90%是不符合图纸要求的,我厂检验人员对这个项点检验又十分严格,造成车轴报废或车轴改三孔的比例较高。2003年我厂上半年共交验40台客车,即160个轮对,其中被改三孔的车轴有62个,占轮对总数的40%左右,而其它兄弟工厂不足10%,这样做不但降低了车轴的使用年限,而且增加了轮对检修的工作量。
分析及措施:
1、轴端三孔质量是车轴检修质量的较关健的部分,质量应该必须保证,但也不能矫枉过正。对于检修来说,只要能满足车辆的安全使用即可,不一定必须追求新制的标准。
2、对于1991年以前生产的车轴应该按原来的标准进行检修。
3、车轴轴端三孔螺纹的有效长度,我们经过计算,仅为32mm左右,底孔深浅应该视加工工艺的不同分别对待,完全按新制车轴的图纸要求检测是没有必要的。
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