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6
文档名称:

梁宝寺3300采区设计说明书.doc

格式:doc   大小:1,023KB   页数:7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梁宝寺3300采区设计说明书.doc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2018/5/27 文件大小:10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梁宝寺3300采区设计说明书.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前言
梁宝寺矿井是一座大型现代化矿井,,一水平标高为-708m,初期设计两翼两个采区生产,一采区为矿井东翼采区,同时生产的二采区为西翼采区,接续采区为三采区。一采区3115、3111工作面已安全回采完,3107工作面正在推采,二采区轨道上山(石门段)已施工500米,运输机上山和回风上山均施工400余米。根据采场接续安排,现编制3300采区设计。
一、编制依据
1、《肥城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梁宝寺矿井初步设计(修改)》。
2、《肥城矿业集团梁宝寺能源有限责任公司3300采区地质说明书》。
3、《煤矿安全规程》、《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等国家有关煤矿设计和建设的规程规范。
4、梁宝寺矿井回采、掘进、运输、提升、通风、排水、供电等相关资料。
5、梁宝寺矿井一采区矿压观测资料。
二、设计指导思想
为保证矿井能够高产稳产,实现高产高效,结合梁宝寺矿井现状和投产以来的生产实际情况,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力求实现采区生产高产、高效、低成本,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三、采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采区主要装备:采区(3上煤层)装备一套综采采煤设备。采煤设备为ZF-7200/18/35型液压支架,MGTY400/930-,SGZ800/800型工作面运输机。
主运输:东翼皮带巷和3300运输大巷装备强力带式输送机,运量1200t/h。
辅助运输:3300轨道下山安设一台JKB-×2型绞车,工作面轨道顺槽安设SQ-80/110A型无极绳连续运输车。
采区排水:在3300轨道下山底车场施工变电所和排水泵房,将水排至-708m东大巷水沟,流入井底水仓。
2、,可采量1507万t。
3、采区生产能力:180万t/a。
4、采区服务年限:。
5、条带开采技术参数:工作面采宽100m,留宽120m。
6、采区巷道总工程量(系统形成):8732m,其中岩巷3240m,煤巷5492m(含首采面)。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
1、采区内的地质构造依据三维地震勘探资料分析,可靠性不高,还需在巷道掘进过程中进一步探明,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2、3层煤顶、底板多为泥岩、粉砂岩,易冒落,采掘工程过断层时,要加强顶、底板的支护管理,确保安全。
3、采区东部煤层倾角较大,要采取合理的回采工艺及综采综放设备,提高回收率。随采掘工程的延深,地压增大,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支护方式,减少巷道维修量。
4、所选采煤设备可靠性较高,村庄下条带开采推进度较快(3500m/a以上)。应合理安排采区大巷的施工,保证采区系统形成,保证安全生产,确保工作面正常接续。
5、采区预计涌水量较大,,正常涌水量180m3/h,在掘进和生产过程中应高度重视防治水工作,加强机电设备管理,坚持探放水,采取疏、排、堵等综合措施,降低矿井水对生产的影响,保证安全生产。
6、采区生产过程中,地面可能会增加新的建筑物,要结合井下开采进度,对地面新建建筑按《三下开采规程》及相关技术要求提出指导意见,达到减少赔偿的目的,增加企业效益。
7、加快村庄搬迁进度,尽快形成正规工作面,减少万吨掘进率,提高采区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第一章矿井开拓
第一节矿井概况
一、井田概况
1、井田境界
根据国土资源部批准的采矿许可证(证号:1000000520081),本井田由12个拐点圈定。东起F1断层,西至F13断层,北以9、10、11三个拐点连线为界,南部以3煤隐蔽露头为界。,,。
梁宝寺井田属巨野向斜东翼孤立含煤块段,东西边界皆为落差大于700m的断层,南部开采边界为煤层隐蔽露头,北部为-1200m 3层煤底板等高线边界可延续至F24断层。
2、地面概况
本区交通方便,兖(州)新(乡)铁路经井田南部从嘉祥县城通过。该铁路从嘉祥县城向东56km至兖州,与京沪线相连;向西259km经菏泽至新乡与京广线接轨。京九铁路从井田西南部的菏泽经过。南部济宁机场已开航,可直达北京、广州等地。区内有公路直达梁山、郓城、巨野、嘉祥、济宁等城市。另有京杭运河从井田东侧通过。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01)确定:,。
二、地质特征
1、地层
本井田地层属华北型沉积,含煤地层为石炭二迭系。地层特征见表。
2、地质构造
梁宝寺井田位于巨野向斜东翼,为一东界F1断层、西界F13断层组成的地堑构造。区内地层呈南浅北深的趋势,因受区域断层的控制,形成以梁宝寺向斜为骨干向北倾伏收敛的“裙边状”褶曲构造,并伴生北东向及北西向断层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