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烟台LG.doc

格式:doc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烟台LG.doc

上传人:xgs758698 2015/6/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烟台LG.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项目概况
概述

本工程按污水量120m3/d的规模设计。

根据建设方提供数据,污水的进水水质情况如表2-1所示。
监测项目
CODcr
BOD5
SS
PH
数据
≤1200mg/l
≤650mg/l
≤300mg/l
6~9
表2-1原水水质

根据要求,处理后水质需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排放标准中的如下指标,具体数值如表2-2所示。
监测项目
CODcr
BOD5
SS
PH
数据
≤500mg/l
≤300mg/l
≤400mg/l
6~9
表2-2出水水质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及主要构筑物作用
混合污水
化粪池
食堂排水
污泥定期清运
隔油池
定期清运

沉淀池

接触氧化池
达标排放
鼓风机
图例:
曝气调节池
污泥管线
污水管线
空气管线
图4-1 工艺流程方框图
(二)主要处理构筑物作用
化粪池
沉淀大块杂物,隔离漂浮物,出水自流进入曝气调节池。
隔油池
使食堂排水在池中进行油污分离,出水自流进入曝气调节池。浮油定期清运。
曝气调节池
调节水量、均化水质,保证后续污水处理构筑物的稳定、连续运行。出水由潜污泵提升进入接触氧化池。
接触氧化池
利用好氧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吸附、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污染物,降低CODcr、BOD5浓度。
沉淀池
沉淀分离生化段脱落的生物膜及其它悬浮物,保证出水清澈,SS达标。底部剩余污泥由污泥泵泵入化粪池。
第二章污水生化处理的基本原理
由于该污水具有较强的可生化性,本工程的工艺为生化(接触氧化池)+ 沉淀处理工艺。
接触氧化法的作用原理为:附着在填料上的好氧微生物,在溶解氧充足的条件下,吸附、分解、吸收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老化的生物膜在水力冲击的作用下脱落并随水流出。选用适当的生化填料可使丝状菌在填料之间形成立体结构,大大增加了微生物与污水的接触面积,并且丝状菌对多数有机物具有较强的分解能力,从而提高了生化处理效率。接触氧化池均匀曝气,生物膜直接受到气流、水流的双重扰动,加速了生物膜的脱落与更新,使其保持较高的活性,而且能够克服堵塞现象。接触氧化法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处理时间短,节约占地面积。由于缩短了处理时间,同样大小体积的反应器,处理能力提高了数倍,使污水处理工艺向高效和节约用地的方向发展。
。接触氧化池中,曝气装置设在填料下,不仅供氧充分,而且对生物膜起到了搅动作用,加速了生物膜的更新,提高了生物膜的活性。另外,曝气会形成水的紊流,使附着在填料上的生物膜可以连续、均匀地与水接触,避免了接触不均匀的缺陷。由于空气搅动,池内污水在填料间流动,增强了传质效果,提高了微生物代谢速度。
微生物浓度高。一般活性污泥法的污泥浓度为2~3g/L,微生物在池中处于悬浮状态;接触氧化池中绝大多数微生物附着在填料上,单位体积内水中和填料上的微生物浓度可达到10~20g/L,由于微生物浓度高,有利于提高容积负荷。
,不需污泥回流。与活性污泥法相比,接触氧化法的容积负荷高,但污泥产量不仅不高,反而有所降低。国内外的研究实验都证明,接触氧化法的污泥产量远低于活性污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