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4课科举制度的创立
1、唐太宗常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下列人物成为他“镜子”的是:A、房玄龄 B、杜如晦C、魏征 D、姚崇2、“水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首之末,缚以竹简,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上述史料介绍的农用工具是:A、水车 B、翻车C、筒车 D、耧车
3、唐玄宗把中央官员下放到地方任职,并亲自考核县令的政绩。这说明唐玄宗A、重视吏治 B、提倡节俭C、重视农业 D、重视教育4、对“开元盛世”的“盛”字解释最贴切的是A、政治清明 B、经济繁荣C、交通便利 D、文化发达
5、下列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与唐玄宗没有关系的是A、重用贤人励精为治B、重视地方吏治C、亲自考核县令政绩D、合并州县6、唐朝长安城布局合理,成为亚洲各国都城建设的典范。当时长安城居民的住宅区称为A、经 B、市 C、坊 D、区
一、科举制的诞生
二、科举制的完善
三、科举制的影响
过程
朝代
帝王
内容
创立
完善
隋朝
唐朝
隋文帝
隋炀帝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
正式设置进士科,制度正式诞生
扩充国学的规模
开创殿试和武举
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考试内容,曾八次亲自面试应试者
一、科举制的诞生
想一想:
隋朝采用科举制度的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
隋朝:隋文帝——分科考试
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
科举制创立前,做高官必须同时具备:
本人要出自高门权贵家庭;必须有地方
官员和高门权贵的推荐。
科举制创立后,
普通读书人和贫穷人家的子弟可以愿报名
参加官府的考试,考中可以做官,选官大权就控
制在中央手中。
他们分别为科举制度的完善做了哪些贡献?
二、科举制的完善
唐太宗——扩充国学的规模
武则天——开始殿试、武举
唐玄宗——诗赋成为主要考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