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徐州农业生态旅游的开发研究
生态运动(EcologyMovement),又称生态意识或生态主
义(Ecologism)[1-3],其对世界的影响广泛而深远。我国具有一定生态合理性的传统农业,在人口快速增长,环境不断遭到破坏等不良影响下,必须要寻找新的出路与发展机遇。这为在国外广受关注,兼顾资源、环境、效率和效益的综合性农业———生态农业(EcologicalAgriculture)提供了选择的机遇。生态农业自身具有的多重性功能特征,引发了其走向产业化,并与其他产业结合产生新的产业形式,这成为其发展过程中的新趋势。
生态农业旅游(Ecological AgricultureTourism)是生态农业与生态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它已成为当今旅游发展的重要方向,具有强大的生机和广阔的前景,也是业界与学术界研究与探索的热点之一。在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生态旅游与生态农业的结合是自然而然的。我国学者分析了两者相结合的可行性[4-6],认为生态农业的飞速发展为农业生态旅游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二者的结合可以相互促进发展。章家恩[7]认为,农业生态旅游是农业生产与旅游活动的有机结合,它已成为农业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生态农业旅游起步较晚。国家旅游局推出“1998年华夏城乡游”为主题的旅游年活动,拉开了乡村旅游发展的序幕。2006年,确定以“中国乡村游”为主题的旅游年,主体口号是“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2009年的“中国生态旅游年”,倡导“走进绿色旅游,感受生态文明”。这些举措有力地助推了乡村旅游发展,相继出现了以农家乐、度假村、野营地、休闲农场(LeisureFarms)、生态农业观光园(Ecologic agri-culture sightseeing park)、教育农园、民俗文化村、乡村俱乐部等多种形式的农村旅游。目前,全国农业生态旅游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旅游消费方式。
农业旅游(AgricultureTourism)是20世纪首先在发达国家兴起的一种旅游方式,是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结合催生的产物。“农业旅游”一词首先出现在世界旅游发达的欧美国家[8-9]。在国外,早在19世纪30年代欧洲已开始了农业旅游。意大利在1865年便成立了“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是世界上成立最早的农业与旅游相结合的专业协会。该协会的主要功能是专门介绍城市居民到农村体验农业野趣,与农民同吃、同劳作,或者在农民家中住宿。这实际上标志着农业与旅游业已经结合成为一个新形式的产业。在意大利、奥地利等国兴起的这种农业旅游,之后逐步扩展到美国、法国、英国等国家和地区。20世纪70~80年代,日本、韩国、新加坡和我国台湾陆续成为农业旅游的开发热点国家和地区[10]。
20世纪80年代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大陆开始进行休闲农业的探索性研究和开发概念问题是学科研究的基础问题之一。目前,关于“生态农业旅游”的类似概念过于混杂的情况,对学术研究与交流造成不良影响。同时也应当看到,滥用“生态”一词现象,如各类食品、农产品、基地、环境都是“生态”的,已引学术界的注意与警惕。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决定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进程并影响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在倡导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持续发展的战略背景下,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农业不失为一种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成功模式,发达国家或地区如日本、美国、法国、新加坡、台湾等的经验就是充分的证明。近年来,农业生态旅游在我国很多地区都方兴未艾,地方政府通过各种途径促进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例如,2009年初,南京市通过发放“乡村旅游消费券”的形式,首期4个月发放2000万元拉动当地乡村旅游市场。还有广东东莞、山东泰安、江苏无锡等国内很多地区都将生态农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举措,将农业生态旅游作为刺激消费、促进增长的重要途径。
徐州市农业生态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
优势(Strengths)
资源优势徐州市地域广阔,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区域特色鲜明,发展农业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且很多农业品牌在全省、全国具有相当高的知名度。邳州的30万亩银杏、丰县的梨花节、沛县的微山湖、新沂的花卉、铜山的玫瑰园,为徐州市发展农业旅游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区位优势
徐州是江苏省重点规划建设的‘四个特大城市’和‘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之一,交通便捷发,素有‘五省通衢’之称,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陇海,京沪两大铁路干线在此交汇,拥有全国第二大铁路编组站。有5条高速公路,5条国道,20条省道经过,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在全国地级市中位居第一。京杭大运河绕城迤逦穿行,观音机场为民航干线机场,鲁宁输油管道纵观境内,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五通汇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