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文档名称:

阅兵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98KB   页数:2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阅兵课件.ppt

上传人:szh187166 2018/5/27 文件大小:9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阅兵课件.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共同科目教研室严雨
阅兵
科目:阅兵
目的:了解阅兵的知识,学会组织阅兵训练
内容:一阅兵的历史演变和发展
二阅兵的程序和队形
三阅兵训练
四方队的标准
方法:理论授课
时间:一课时
阅兵是一种隆重的军事仪式,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及部队首长对部队院校进行的检阅活动,阅兵一般在国家的重大节日、军队的出征、凯旋、大型军事演****授旗、授奖、迎送国宾、院校毕业典礼等时机举行,由国家党政机关和部队领导实施,目的在于检查部队建设、训练成就,展现军事力量,振国威、军威,鼓舞军队士气。
一、阅兵的历史演变和发展
阅兵有着悠久的历史,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在孟津会同各地诸侯举行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阅兵,并把阅兵作为一项军事制度制定了下来。自西周后,春秋战国、汉朝、三国两晋南北朝到隋唐宋元明清各朝秋季都举行阅兵。最初的阅兵队形直接表现为作战的阵势,直接为战斗服务,对战争的胜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古代,埃及、波丝、罗马等国家的军队也举行过阅兵,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军队一般在国庆时都举行阅兵活动,有的国家在取得历史性胜利时,还特别举行阅兵。
随着时代的发展,兵器发生了质变。阅兵由直接为战斗服务转为间接为战斗服务,用来鼓舞军队和人民士气,展示军威、国威。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1年11月7日(指挥艺术的精妙之笔)的红场阅兵和我国建国后的历次阅兵。
我军历来非常重视阅兵,即使在条件艰苦、战斗频繁的战争年代,也举行过多次。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的叶坪村“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临时政府”的成立大会上,举行了我军历史上的第一次阅兵。建国后,49-59天安门广场举行过11次阅兵,后来党中央国务院本着勤俭建国的方针,实行“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69-81由于极“左”思潮的影响和破坏,阅兵被错误的认为是“形式主义”、“教条主义”而被取消了使我军在长达21年的时间里没举行过阅兵活动。
81年3月10日,军委主席邓小平向全军发出指示:不能说阅兵是形式主义,它对部队作风培养有着实际意义。
同年9月,邓小平同志检阅了参加华北军事演****的北京军区和部分空军部队,从此恢复了军队内部的阅兵。84和99年的大型阅兵振奋军心民心,充分展示了部队建设发展水平,促进了部队正规化建设。84年,我军军战略导弹部队第一次展现在世人面前,轰动世界。99年我军“东风”31型导弹亮相,又令世人对我军的军事实力刮目相看。
二、阅兵的程序和队形(以支队、团为例)
:听到“立正-迎军旗”的口令后,掌旗员(扛旗)、护旗兵齐步行进,至队列40-50 步时,指挥员下达“向军旗-敬礼”的口令,掌旗员(由扛旗换端旗)、护旗兵换正步向部队右翼排头行进当听到“礼毕”的口令后掌旗员(由扛旗换端旗)、护旗兵换齐步,进至右翼排头立定,成立正姿势
(一)迎军旗
将展开的军旗持入队列时,部队应当列队举行迎军旗仪式。
:护旗兵携带自动步枪(冲锋枪)成挂枪姿势,位于掌旗员两侧。掌旗员通常由连、排职军官或士官担任。掌旗员和护旗兵应具备良好的军政素质和魁梧匀称的体形
:立正-迎军旗-向军旗—敬礼-礼毕
(二)阅兵首长接受阅兵指挥报告
如:××总队长同志,××总队第×支队列队完毕,请您检阅。报告后,左跨一步,向右转,让首长先走,而后在其右后侧跟随陪同检阅。
(三)阅兵首长向军旗敬礼
阅兵首长行至距离军旗适当位置时,应当立正向军旗行举手礼(陪阅人员面向军旗行注目礼)
(四)阅兵式
阅兵首长检阅部队,当行至方队右前方时,方队指挥员下达“敬礼”的口令。听到口令,指挥员行举手礼,其余人员行注目礼,目迎目送手首长(左右转头不超过45度)。当首长问候“同志们好!”或者“同志们辛苦了!”时,队列人员齐声洪亮的回答“首——长——好!”或者“为——人民——服务!”当首长通过后,指挥员下达“礼毕!”的口令,队列人员礼毕。

分列式开始前,阅兵指挥在队列中央下达“立正”、“标兵,就位”
的口令。标兵听到口令,成一路纵队持(托)枪跑步到规定的位置。(提前设置标兵:分列式时,通常设置四个标兵,一、二标兵之间和三、四标兵之间的间隔各为15米,二、三标兵之间的间隔为40米。标兵应当携带自动步枪或半自动步枪,并在枪上插标兵旗。)
(五)分列式

标兵就位后,阅兵指挥下达“分列式”的口令。方队听到口令后,各带队指挥员进到方队队列中央前,下达“右转弯,齐步——走”的口令,指挥分队变换成分列式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