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边远贫困山区农村文化发展的调查思考.doc

格式:doc   大小:22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边远贫困山区农村文化发展的调查思考.doc

上传人:mh900965 2018/5/28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边远贫困山区农村文化发展的调查思考.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边远贫困山区农村文化发展的调查思考
作者: 来源:铜仁网添加日期:12年03月15日
以松桃苗族自治县冷水溪乡为例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工作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去年10月,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发展繁荣中国的民族文化提供了优越政策,创造了优越条件。
中国的绝大多数人口居住在农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国家的文化发展繁荣的进程,实现民族文化发展繁荣的统筹共进,最为关键的就是要破除制约农村文化发展繁荣的“瓶颈”。为此,对边远贫困山区农村文化建设进行深入调查,从中查找出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抢抓机遇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介于此,笔者深入有一定代表性的松桃苗族自治县冷水溪乡及该乡石门村、罗袍村进行了调研。
冷水溪乡位于梵净山东麓,距松桃县城56公里,是省定二类贫困乡,全乡辖14个村(居)委会269个村民组,总人口24978人,其中少数民族445人,非农业人口645人,有中学2所,小学15所,卫生院1所。,耕地面积781公顷。
所调研的石门村共23个组663户2882人,,其中田998亩,;罗袍村共27个组749户3351人,有耕地面积亩,其中田1346亩,土985亩。
一、农村文化发展现状
从调研来看,边远落后山区农村文化发展较快,具体体现在“五个明显”上。
1、各级领导明显重视。乡村两级都把文化建设纳入议事日程,形成了“一把手牵头抓总,分管领导细化落实”的格局。
2、群众文化活动自觉性明显提高。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日益增强,实现“从田间种粮、土里种菜向自娱自乐”的生活转型,罗袍村140多名群众自发组建了3支花灯队、1支龙灯队,18名妇女组成了老年文艺协会。
3、农村文化活动明显改观。农村文化活动已经由以往单纯娱乐向娱乐与文化法律相融合转化,文化活动有所创新,文化活动质量明显改观。除了传统的春节金钱杆、腰鼓、花灯、龙灯、“七一”红歌赛、国庆期间“冷水联谊杯”等大型活动外,罗袍村、石门村都开展“文化进户”活动,结合“六进村”大力宣传国发2号文件精神、法律法规、计划生育等知识。
4、学文化学知识的条件明显改善。石门村、罗袍村都建起了各种书籍达到1万余册的农家书屋,都有了远程教育集中播放室,村民学文化学知识的条件大大改善。
5、文化基础设施明显加强。石门村通过“一事一议”项目,投入23万元,正在积极实施滕久荣烈士爱国教育基地道路硬化建设。
二、农村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贫困山区农村文化虽然有较快发展,但也存在“五不够一欠缺”问题。
一是领导对农村文化建设不够重视。乡镇领导虽然把文化建设纳入了议事日程,但总认为文化是“软”实力,作用发挥得不明显,因而没有引起高度重视,没有制定考核、奖惩的具体措施,没有细化责任,没有真正地把文化建设同经济发展、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重点工作实行同安排、同检查、同考核、同落实,导致文化建设“说起来重要,抓起来次要,忙起来就不要”,文化建设成了喊在嘴上的“空口号”,难以落在实处。
二是文化发展不够平衡。石门村的文化活动开展得不太正常,没有建立一支拉得出来的文艺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