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五节物质的溶解性
课前测验:
1. 在一杯水中放几块糖块,糖块溶解, 液面降低。
2. 气体易被压缩,液体不易被压缩
3. 酒精温度计能指示温度变化
4. “南国汤沟酒,开坛十里香”请用分子运动理论解释:
1. 在一杯水中放几块糖块,糖块溶解, 液面降低。
分子是运动的、分子间有间隙,水分子
进入到糖分子的空隙中去了。
2. 气体易被压缩,液体不易被压缩
气体分子间的空隙大,液体分子间的空隙小
3. 酒精温度计能指示温度变化
分子间有空隙,温度升高时分子间隙增大,酒
精体积增大,示数变大,反之示数变小。
4. “南国汤沟酒,开坛十里香”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酒分子扩散到空气中了小测:
1、水、水蒸气、冰都是由( )构成的;
蔗糖是由()构成的。不同的物质
是由( )的分子构成的。2、冰融化成水后,体积会变小,这说明冰中水分子之间的空隙比水中水分子的空隙要( )。3、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三种状态中,分子间距离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 A、气态B、液态 C、固态D、视具体物质判断
4、物质在三态(固、液、气)变化(如碘晶体变为碘蒸气)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 ) A、分子本身B、分子大小 C、分子的质量 D、分子间的距离5、判断题①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②物质能有三态变化,是由于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③由分子构成了一切物质 6、寒冷的冬天,室外的自来水管常会破裂,这是为什么?小测:
1、水、水蒸气、冰都是由( )构成的;
水分子
水分子
蔗糖是由()构成的。不同的物质
蔗糖分子
蔗糖分子
是由( )的分子构成的。不同
不同
2、冰融化成水后,体积会变小,这说明冰中水分子之间的空隙比水中水分子的空隙要( )。
大
大3、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三种状态中,分子间距离最大的是( ),最小的
A
A
D 是( )
D A、气态B、液态 C、固态D、视具体物质判断
4、物质在三态(固、液、气)变化(如碘晶体变为碘蒸气)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 )
D
D A、分子本身B、分子大小 C、分子的质量 D、分子间的距离5、判断题
√①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②物质能有三态变化,是由于分子间有一
√定的间隔③由分子构成了一切物质
×6、寒冷的冬天,室外的自来水管常会破裂,这是为什么?
水结冰时,分子间距增大,
体积变大思考
,周围同学
就能闻到清凉油味。
,馒头上
也出现了明显的蓝色。
这些现象又能说明分子的什么性质
呢?
讨论及练习:142-143第5节物质的溶解性高锰酸钾分散在水中的过程可用一个科学
溶解
概念来表示,这个概念是。
“熔解”“熔化”
溶解: 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液体
中的过程。
不能用过滤或沉淀的方法将它们分离。
熔化: 是指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考考你:
请判断以下各过程是“溶解”还是“熔化”?
溶解
( )
熔化
( )
( 熔化)
溶解
( ) 一、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溶解
探究实验:
(1)取一小药匙蔗糖加入约盛有2毫升
水的试管里,不断振荡,观察其现象
(2)往盛有约2毫升水的试管中倒入约2
毫升酒精,充分振荡,观察其现象
(3)打开雪碧瓶,往小烧杯中倒入少量
雪碧,观察现象探究实验: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1小药匙蔗糖 2 毫升酒精
实验二氧化碳
情况 2 毫升水 2毫升水水
实验
现象
能(或不
能溶解能溶解
能)溶解
能溶解
于水
结论
固体、液体、气体都能溶解在液体中溶解性:指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里溶解能力的大小。
二、溶解规律
1、在一定的条件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水下,物质是不是无限制地溶解?
2、相同条件下,不同的物质溶解的能力是否相同?
3、影响物质溶解能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4、物质溶解时,是从外界吸热,还是向外界放热?实验一
(1)将1药匙蔗糖放入加有20毫
升水的烧杯中,进行搅拌。蔗糖是
否完全溶解?
(2)在这个烧杯中继续加入5药
匙蔗糖并不断搅拌,观察蔗糖是
否完全溶解。
实验现象:蔗糖是否能无限溶解?
不能无限溶解
在一定条件下,物质能够溶解的
实验表明:
数量是有限的实验二
(1)取2只烧杯都倒入10毫升的水。
(2)分别放入5克的蔗糖和5克的盐,并进行
搅拌。
(3)观察:两种物质是否能完全溶解。
实验现象:蔗糖____________ 完全溶解
不能完全溶解盐____________
在相同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