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爱的海洋
《感悟珍珠港》说课
说课者:陈宇容
一、说教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该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那么有美文之称的散文无疑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好的体裁。
《感悟珍珠港》是苏教版职高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散文)的第三篇课文。在前面两篇散文即《故都的秋》、《富春江上》的赏析中,学生已经累积了对自然美社会美的感知能力,而这一篇课文作者站在整个人类利益的高度,透过对珍珠港事件的追述,和对殉难者的追悼,集中反思了战争与和平,表达了对人世间最大的美——和平的呼唤。对这篇文章主题的挖掘,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激发其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珍惜和平的思想感情,为维护世界和平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目标的确立
因本课是散文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是课内自读课文,在前面两篇文章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已基本掌握散文体裁的特点及赏析散文的思路,因此,本文的学习主要要达到如下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战争给人类带来流血和灾难的沉重代价。感悟战争,感悟和平。
情感目标:体会文中作者所蕴藏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学会叙事,写景,议论融为一体的写法。
重难点的确立及解决
这篇课文的重点是体会文中作者所蕴藏的思想感情-——拒绝战争,维护和平。这一内容主要通过课文最后作者感悟语句的分析,让学生先找出作者感悟的语句,即作者议论的语句,教者作引导,充分调动学生分析语句所蕴藏的作者对战争的看法和对和平的呼唤。
课文的难点是学会叙事,写景,议论融为一体的写法。写作历来是学生的难题,而要融合多种表达方式更是难上加难,针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各种表达方式之间的关系,如议论即悟的部分不是凭空而议,而是在看到想到的内容即记叙、描写的基础上有感而发。然后,当堂进行口头作文训练,可举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学会由事议事,如:虐待老人之事、河水变黑变臭的现象,谈谈自己的看法,即为口头作文的形式,课后进行写作训练。
二、说教法
根据散文的特点和本文作为课内自读课文的安排以及学生已掌握的赏析散文的能力,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指导思想,课堂上我采用以问题教学法为主,辅以其它方法实施教学,力求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领悟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诵读法。首先带领学生诵读课文,教师范读甚至让学生听录音朗读,感知课文主要内容,感受散文的语言美。
问题法。课文内容的分析主要通过学生解决教者设计的由浅入深的问题完成,让学生或找文中语句,或小组讨论解决,对较难的问题,教师可作引导或点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
知识迁移法。设计拓展性题目,提升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让学生能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的分析上。
三、说学法
1、遵循散文的文体特征,要求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找出本文“形”的重要部分——材料。
2、再读课文,分析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关系,体会其内在联系,这是把握课文主旨即“神”的关键。
3、小组比赛法:对较复杂的问题或哲理性较强语句含义的理解可采取小组讨论,选代表发言并展开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培养竞争意识。
四、说过程
(听、看、说、找、想、议)
看一看:看到了什么?
说一说
谁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