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备课一:第一章地球和地球仪第三节地图的阅读
2014年10月15日田亭敏
教学目标:
1、知道地图的三要素。
2、知道地图上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比例尺的转换及计算。
3、知道方向的三种表示方法,会在地图上辨别不同的方向。
4、熟悉并记忆地图上重要的图例。
教学重点:比例尺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比例尺大小的判断
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媒体演示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准备:
长清市地区地图、中面图的小黑板,计算机课件及地图册中的各种地图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导入:这是一幅我们学校的校园平面图,谁能辨别出它们都是校园的什么教学设施?(操场、篮球场、食堂、教室,办公大楼等)请找到我们教室所在的位置?请两位同学上来,用直尺测量一下这张图上我们教室的长和宽。请另两位同学用米尺测量我们教室的实际长度和宽度。
活动:请大家一起计算:算一算缩小后画在纸上的距离是教室实际距离多少分之一,也就是计算一下图上的1厘米代表了实际的几米。这个数值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比例尺。
引出比例尺的概念及公式。
用公式表示就是: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
板书:第三节  地图
          §1地图的基本要素
           
二、自主学习
提问:比例尺有几种表示呢?地图上的比例尺用文字表示?用数字写出来?直线式?(由学生回答)
打开地图册,任选三幅图,请三位同学,分别用文字式、数字式和直线式表示比例尺。
板书:文字式、数字式、直线式
提问:比例尺有什么用呢?
学生活动:,用尺量“高雄”到“台北”的图上的直线距离,再换算两地的实际距离。
小结:根据比例尺,在地图上量出两地的距离,可换算两地的实际距离。
提问:如何辨别比例尺的大小呢?
比较“台湾省地图”和“世界地图”,两幅图的图幅大小相同,在那些方面的表现不同?
三、互助探究
活动:比较下列三种比例尺的大小。
1/10000,1/10000000,1/100000000000
比较“台湾省地图”和“世界地围”内容的详细程度。
(小结):通过两幅图的比较,我们可以更进一步认识比例尺的特性:
(1)比例尺是一个分式。分子为1,分母愈小,比值愈大,即比例尺愈大;分母愈大,比值愈小,即比例尺愈小。
(2)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愈小,反映的内容愈详细,则比例尺愈大;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愈大,反映的内容愈简单,则比例尺愈小。
小结:地图的比例尺一方面反映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程度,另一方面可以用来量算距离。
讲解:在校园的平面图上,我们教室的位置在哪儿?在校门的什么方向?有几条路可以到达?哪条路最近?
让学生到讲台前指图回答,教师给与指导订正。
板书:
引入一般地图的定向方法,
无指向标的地图,面对地图,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基础上,确定出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的方向。
举例:一张长清地图,大学城在长清一中什么方向?
板书:无指向标的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那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