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doc

格式:doc   大小:97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doc

上传人:bai1968104 2018/5/30 文件大小:9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三、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 就是识别单一设备和系统(泵、阀门、液位计、换热器)的故障模式及每种故障模式对系统或装置造成的影响。 1、目的:辨识单个故障类型造成的事故后果。 2、适用范围:主要用于设备和机器故障的分析,也可用于连续生产工艺。 3、使用方法:将系统分解,找出零部件发生各种故障类型时,对系统或子系统产生的影响。 4、故障类型分类见下表: 5、故障类型等级划分 6、分析步骤 1)先列出设备清单,识别每一设备的失效方式、以及是如何发生的(如开启、关闭、泄漏、发动、损坏、停止); 2)详细说明每个失效模式的影响后果; 3)为每一失效模式和影响进行风险等级划分(严重性等级)。失效模式举例设备描述泵,正常运行失效模式 a. 要求停机时,无法停机 c. 运行期间故障 d. 密封破裂/泄漏 e. 泵的外壳破裂/泄漏 7、格式谢谢大家! * * (2)一般风险项目的控制措施对于不能构成重大风险的项目,应努力降低风险,但应考虑预防成本,并应在规定时间期限内实施降低风险的措施,一般包括: a)实施技改技措; b)制定、完善管理程序和操作规程; c) 对辩识和评价出的紧急情况制定、落实应急预案,加强对预案的演练和对员工的HSE教育培训; d)建立检查、监督、奖惩机制等; e)采取特定的运行控制措施; f)采取危害警示、告知措施等。(3)可忽略的风险无需采取控制措施,也无需保存记录。 3、风险控制措施的评审在实施风险控制措施之前,措施制定单位和相关的审批单位应该对拟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进行评审,以确保这些措施是充分和适宜的,评审的内容可包括: a)计划的风险控制措施是否能够使风险降低到可容许的水平; b)在实施风险控制措施时是否会产生新的危险源和风险; c) 计划的风险控制措施是否投资效果最佳; d)受这些控制措施影响的人员是否需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这些拟采取的预防措施是否必要、可行; e)计划的风险控制措施是否能够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f) 计划的风险控制措施是否有足够的技术保证和服务。六、危险源识别评价的范围和要求第二部分风险评价方法介绍一、作业(工作)危害分析(Job Hazard Analysis,JHA) 所谓的“作业”(有时也称“任务”)是指特定的工作安排。实施作业危害分析,能够识别作业中潜在的危害,确定相应的控制措施,提供适当的个体防护装置,防止事故发生,防止人员受到伤害。此方法适用于涉及手工操作的各种作业活动。 1、以下情况必须进行作业危害分析 a)该作业活动需要特殊处理,没有在操作规程或其他程序中以及日常要求中明确规定,有导致事故或事件发生的可能。 b)该作业活动第一次使用新的仪器、装备或方法,涉及的作业人员没有实际工作经验。 2、步骤在进行危害分析时,一般以工作程序(步骤)为主线,每一个步骤一般从人、机、料、法、环几个方面考虑,即存在哪些危险物质,作业人员的能力、作业方式、使用的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中等各存在哪些危险源,对人、生产、设备设施和环境造成的伤害和影响。作业危害分析的主要步骤: 1) 确定(或选择)待分析的作业; 2) 将作业划分为一系列的步骤; 3) 辨识每一步骤的潜在危害和事故后果; 注意不仅要考虑瞬时的危险,也要考虑导致疾病或者对人体健康有影响的危害因素,如高温、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