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企业价值估计的剩余收益估价法.doc

格式:doc   大小:32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企业价值估计的剩余收益估价法.doc

上传人:2761545509 2018/5/30 文件大小: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企业价值估计的剩余收益估价法.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企业价值估计的剩余收益估价法

【摘要】采用剩余收益估价法对企业价值进行评估,克服了传统估值模型不考虑资产账面价值对权益影响的缺陷,提高了估价的准确性,但该模型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我国实际运用时要考虑流通股这一变量并添加规模变量。

在资本市场上,无论是资金投入还是退出,都需要对被投资企业进行价值评估。企业价值评估是一项综合性的资产评估,是对企业整体经济价值进行判断、估计的过程,主要服从或服务于企业的产权转让或产权交易。企业价值评估是收购兼并中技术性最强的环节,也是购并双方谈判交易的基础。伴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现代企业制度的推行,企业兼并、收购、股权重组、资产重组、合并、分设、股票发行、联营等经济交易行为的出现和增多,企业价值评估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因此,找到一条合适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非常重要。近十年来,剩余收益估价理论成为美国财务学界最为流行的研究主题,并在实践中广泛应用。

一、剩余收益估价法简介

美国管理之父彼得德鲁克在《哈佛商业评论》上撰文指出:作为一种度量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指标,剩余收益反映了管理价值的所有方面。
1938年Preinreich提出了剩余收益定价模型RIV。当时这个模型是直接基于股利定价模型而建立的,由于没有明确的优于DDM模型的理论基础,证券市场也没有发展到能提供足够稳定的数据对其正确性进行检验的程度,因此该模型并没有为当时的会计界所普遍接受。直到20世纪90年代,在深入研究净盈余理论CSR(Clean Surplus Relation)的背景下,经由Ohlson (1995)和Feltham and Ohlson(1995)等一系列分析性研究的逐渐发展,才真正确立了剩余收益估价模型的地位。Lundholm认为“Ohlson(1995)和Feltham and Ohlson(1995)是财务会计的里程碑”,足见其在财务会计及企业价值估价中的地位。
所谓剩余收益,也叫非正常盈余,是从会计收益中扣除所有权资本成本后的余额。即:
RIt+1=NIt+1 -rBVt
其中RIt+1代表t+1期的剩余收益;NIt+1代表t+1期的净收益;r为投资者要求的必要报酬率,通常取无风险利率;BVt代表t期的净资产的账面价值。剩余收益的基本观点认为企业只有赚取了超过股东要求的报酬的净利润,才算是获得了正的剩余收益。
剩余收益估价模型的基本形式为:
Pt=BVt+Σ(1+r)-tE[RI](RIV)
即公司的价值等于公司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加预期剩余收益期望的现值。
进一步考虑,企业净收益的来源是什么?NIt+1=ROEt+1×BVt,所以RIV可进一步表述为:

而ROE根据杜邦分析体系可分解为资产报酬率、销售净利率、权益乘数等,所有这些参数都可以从企业的财务报表中得到。
Ohlson(1995)在剩余收益股价模型基本形式的基础上引入了线性信息动态,即假设剩余收益和剩余收益估价中的其他信息都满足自回归过程,从而将未来剩余收益同当期的会计数据建立起了联系,将剩余收益模型发展为:
Pt = yt + α1xta+α2νt
yt 为公司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xta为t期的非正常盈余(剩余收益),νt为非正常盈余以外的其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