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成长的烦恼》写作指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自我,正确对待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烦恼,采取积极的生活态度。
2、写作要围绕中心,有主题。写自己要能写出独特的认识,写别人要注意本人的审视和评论。
3、培养、搜集、组织材料并用生动具体的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
4、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重点难点】
1、写作要围绕中心,有主题。写自己要能写出独特的认识,写别人要注意本人的审视和评论。
2、培养、搜集、组织材料并用生动具体的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
【教学策略和手段】
1、以读促写,读写结合;
2、先说后写,合作学习,交流提高。
【课前准备】
1、再读第一单元前五篇作品,弄清作者或人物的成长经历与体验,自己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2、收集并整理自己成长的经历,尤其是有关“成长烦恼”方面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个单元是以成长为主题抒写成长感受的优美诗文,鲁迅从自由自在的百草园走进了中规中矩的三味书屋;林海音笔下的英子在父亲的花儿落了的时候,终于体会到自己已经长大了;被嘲笑排挤的丑小鸭通过努力的追求最后竟成为美丽洁白的天鹅;普希金与弗罗斯特用诗吟唱着成长中人要如何超越苦难,如何做出人生的抉择;方仲永以自己的身世向我们讲述人要在学习中成长。你从他们经历的故事中,体会到作者对成长的感受了吗?
(学生回忆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篇诗文,对其中某一个片段或细节进行品味,体会作者对成长的感受)
小结:少年鲁迅的烦恼是孩子为什么要学习,英子的烦恼是早上的早起和父亲的责惩,丑小鸭曾为自己相貌丑陋而烦恼过,普希金与弗罗斯特苦于人生的不如意和选择的犹豫,至于方仲永也许会为自己的不断退步而烦恼吧!
二、漫谈成长烦恼
1、调动回忆,走进成长的烦恼:
在成长的过程中你哭过吗?恨过吗?生过气吗?心烦过吗?要求讲具体,提示说具体的小窍门,做到“五 W”:when、where、who、what、why。
2、明确感受的基础:(筛选材料)
人都说“少年不识愁滋味”,没想到你们却是“我忧、我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么多的材料不可能面面俱到,全部使用,请同学们完成以下环节:将成长的烦恼列成清单──静思回忆──比较筛选出感受最深刻的事──脑中细化具体情节(为什么烦恼?哪些情景至今无法忘怀?)──心中对重要环节整理成片段。
3、在交流中具体指导点评。
三、美话“成长烦恼”
1、这样说来我作为听众能了解你为何忧,为何愁,却不能令我动情,看来同学们的语言还缺少一些动人的色彩,那么在动笔之前,先让我们为“成长的烦恼”染染色吧!先让我们看看名家们是如何表现烦恼的?
(让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语言片段以启发,例如:“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坐在放下雨篷的洋车里,……我最怕被同学耻笑。”《爸爸的花儿落了》;“于是他飞过篱笆逃走了。……因为他非常疲乏和沮丧。”《丑小鸭》等)
2、指导点拔增强语言感染力的技法:
⑴各种描写手法的运用。⑵修辞。⑶联想与想象。⑷环境烘托。
3、尝试借助以上技法为刚才筛选出的材料“染色”。
4、先在小组内交流,组内同学相互提出修改建议。
5、在交流中具体指导点评。
四、我手写我心(片段作文训练)
在以上两个“蓄势”环节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