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里水的骄傲——白眉拳.doc

格式:doc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里水的骄傲——白眉拳.doc

上传人:wz_198622 2015/6/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里水的骄傲——白眉拳.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里水的骄傲——白眉拳
——关于北沙武术馆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09年5月4日至5月17日
调查地点:南海区里水镇北沙武术馆
调查方法:实地考察、访问
你知道里水镇北沙武术馆吗?你听说过白眉拳吗?你知道里水镇北沙白眉拳已被列为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吗?白眉拳是怎样流传到里水的?在发展中又面临着什么样的困惑呢?带着一系列的问题,我校成立了关于里水文化的调查小组,并组织了7名同学到里水镇北沙武术醒狮馆进行参观、调查工作,调查情况如下:
里水北沙武术概述
北沙武术历史渊源
里水北沙武术醒狮馆位置
白眉拳历史比较深远,相传发源与河南省嵩山少林寺和四川峨眉山。白眉拳不是本土特有的武术文化,但是在里水镇北沙村委会有爱好武术人士长期坚持开馆受徒,经过多年的努力,白眉派拳术在里水地区得到广泛的传播。馆址位于里水镇北沙鹤暖岗黄氏祠堂。
北沙武术历史渊源
经过考证,北沙武术馆是很有历史渊源的,而且与历史上很多英雄人物有很多密切的关系,据了解,达摩祖师爷传艺与至善和尚和白眉道人,这两个武林相传发祥于河南省嵩山少林寺和四川峨眉山,祖师爷与北沙武术馆有密切关系。白眉派拳术相传发祥于河南省嵩山少林师和四川峨眉山,祖师是明末清初的僧人“白眉上人”。上世纪初,四川峨眉竺法云和尚将白眉拳传至俗家弟子张礼泉。1911年张礼泉参加黄花岗起义失败后,在广州设馆受徒,白眉拳逐渐向外流传,同门师兄至善和尚又传艺给陆阿采,陆阿采又在广东收了两个比较出名的徒弟,一个叫梁坤(又明铁桥三),另一个叫黄祺英。铁桥三又收了谭敏做徒弟,谭敏又收了何安,胡忠贤,林福做徒弟,林福又教过铁扇拳给黄飞鸿。期中湖忠贤又创立西关胡馆,传授武功给一群徒弟,期中何少祺在胡馆学习各门派武功和狮艺,由于得到父亲何安的亲传,狮艺学的特别出色,因而被武馆留下,边教狮艺边学武功。何少祺在胡馆跟夏汉雄学习白眉拳学的特别出色。艺成之后于1940年被师兄谭胡介绍来到里水镇北沙鹤暖岗村传授洪拳和白眉拳等南派武术和传统狮艺。由此白眉拳就在北沙流传开来。
里水北沙武术醒狮馆的发展过程:
达摩祖师传艺与至善和尚和白眉道人兴起,至善和尚传艺给陆阿采,陆阿采又在广东收了徒弟,一个传一个,武术就传开来。
民国时间,在谭敏的指导下,胡忠贤在广州西关文昌路街设立湖忠贤武馆,由湖忠贤做馆长,何安当助教。胡馆立馆的宗旨是:弘扬国粹,发扬光大,传授中国武术多派武功和狮艺;洪拳,铁扇拳,蔡李佛拳,白眉拳,龙形拳等南派武术和传统南狮狮艺。最鼎盛时期门下有三千多人,附近一带有名的教头,很多都是胡馆门下的弟子。
解放后,六十年代后期部分教头为鹤暖岗村的传统南派武术和狮艺不失传,教人习武舞狮。曾被当地政府捉过,后来政治环境相对宽松,村民习武成岗,当时黄新建等只有七八岁,只学到白眉拳的初级,到了七十年代学到了中级拳,由于他们酷爱武术,对武术不断最求更高境界,因而到处寻找找名师学习,后来找到陈宗良,得到白眉拳的真传,成为了白眉拳的第八代传人。
七十年代初应里水镇供销社邀请到中山黄浦表演白眉拳派武术受到很好的评价。
八十年代传统武术舞狮再度兴起,村武馆的狮艺和白眉拳等南派武术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和传承。
九十年代初武馆部分人员代表中国南海到马来西亚,香港等地参加国际性舞狮武术邀请赛,先后获得金奖和金鼓手称号,1999年在中央电视台南海影视城有三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