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6
文档名称:

《心肺复苏(CPR)和心血管急救(ECC)指南2010》解读.ppt

格式:ppt   大小:2,015KB   页数:3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心肺复苏(CPR)和心血管急救(ECC)指南2010》解读.ppt

上传人:neryka98 2018/6/1 文件大小:1.9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心肺复苏(CPR)和心血管急救(ECC)指南2010》解读.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心肺复苏(CPR)和心血管急救(ECC)指南2010解读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陆远强
副主任医师博士编辑部主任
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2010
是根据数以万计的复苏研究总结出的国际临床指南。
2010年,国际证据评估过程包括由来自 29 个国家的 356 名复苏专家,通过亲临会议、电话会议和在线研讨会对复苏研究进行为期 36 个月的分析、讨论和探讨,包括2010年初在德克萨斯的达拉斯举办的2010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及治疗建议国际指南会议。
生存链
增加第5环节——综合的心肺复苏后治疗(2010)
早期电话---早期CPR---早期除颤---早期ACLS(2005)
2010年指南继续强调,有效BLS是ACLS成功的基础,即开始尽可能少中断的高质量CPR,数分钟内对室颤/无脉VT的电除颤。
新增“生存链”的第五个环节即综合的心肺复苏后治疗,强调多学科综合优化救治的重要性。
CPR2010指南的最大亮点
CPR2010指南的最大亮点
“A-B-C”步骤更改为“C-A-B”:将***和儿童患者(不包括新生儿)基本生命支持(BLS)中“ABC”(气道、呼吸、胸外按压)步骤更改为“CAB”(胸外按压、气道、呼吸)。
其意义是缩短一开始胸外按压的时间,其理由:
大多数心脏骤停者为***,初始心律是心室颤动(VF) 或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VT),早期CPR关键要素是胸外按压和电除颤;
如按ABC顺序,现场施救者开放气道、口对口呼吸、放置通气设备都可导致胸外按压延误,改变了CPR顺序,能使胸外按压开始的更早,通气延迟时间更少;
ABC顺序中开放气道和人工呼吸对现场施救者开始做最难,开始就行胸外按压,可使更多心脏骤停患者能获得CPR。
CPR2010指南的主要改变
简化BLS流程
判定呼吸采用的“看、听、感觉”方法已从流程中删除。因为这些动作并不协调一致,也耗时。
2010年指南强调发现心脏骤停者立即启动EMS系统,对无呼吸或不正常呼吸(叹息样呼吸)患者马上进行胸外按压。
CPR2010指南的主要改变
单纯心脏按压
鼓励未经培训的施救者只做单纯胸外按压,未被培训者实际更容易行单纯胸外按压。
即强调在患者胸部中央用力快速按压,或者按照EMS急救调度员的指令操作。
CPR2010指南的主要改变
确保高质量CPR
在方法上更重视确保实施高质量CPR。
强调提供适合的按压幅度和频率,注重每次按压后使胸廓回弹恢复原状,尽量避免按压中断,避免过度通气(建议以大约每秒钟 1 次的速率进行人工呼吸)。
CPR2010指南的主要改变
胸外按压速率:每分钟至少100次
非专业施救者和医务人员以每分钟至少100次按压的速率进行胸外按压较为合理。
2005:以每分钟大约100次的速率按压。
在大多数研究中,在复苏过程中给予更多按压可提高存活率,而减少按压则会降低存活率。
进行足够胸外按压不仅强调足够的按压速率,还强调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这一关键心肺复苏步骤的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