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小店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促进工程
中小学名师培养工程
开题报告
报告题目:《关于初中化学学困生特点及成因的研究》
作者:梁海涛
工作单位:刘家堡乡一中
指导教师:阚维
北京师范大学国内合作办公室
小店区中小学名师项目组
2014年 8月 15 日
目录
第一章问题的起源 3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 3
第二节核心概念的界定 4
第二章文献综述 4
第三章研究方法 5
第四章实验步骤 5
第五章研究已具备的条件和存在的困难 6
第一章问题的起源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
1、问题的提出
学困生之所以学困,在很大程度上与缺乏学习兴趣有关,初三化学是学生新接触的一门课程,由于初中阶段主要学习的无机化学,一开始的东西掌握很多,很多学生都感觉到化学不好学,学习化学兴趣不浓,从而成为化学学习的学困生。
新课程要求尊重和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运用多种学习方式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要求学生会自觉主动进行自主式、探究式及合作式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因此,要使学困生不学困,或者发展成为“不学就困”,就必须注重学困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努力激发培养学困生学习兴趣,使学困生享受学习的乐趣,是中学化学教学的任务之一,也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因此,?
2、学科本身的原因,
对初中化学这一科,可以说介于文科和理科之间。说它是文科,好多化学方面的概念,物质的性质,化合价,部分反应方程式等都需要背诵,需要积累;说它是理科,化学上有好多问题需要理解,需要计算,而且化学的这门学科连贯性也比较强,如果前面的内容理解不透,后面的内容也就无法学习。
因此,了解化学学困生的特点及成因,有助于有针对性帮助化学学困生提高学习的成绩。
第二节核心概念的界定
关键词之一:“初中化学”指的是九年级学习的一门新课程。
所谓“学困生”是指智力发展正常,但是学习上存在一定困难,成绩较差的部分学生,在任何年级,任何学科中都存在“学困生”,当然化学这一新兴学科也不例外。
“化学学困生”:对化学的学习缺乏兴趣,在学习上存在困难,成绩不高。
所以化学学困生的教育是每一位化学教师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对化学学困生的关注不够,忽视了他们的教育,导致他们丧失了学习化学的信心,最终放弃学习。所以加强对学困生的教育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第二章文献综述
我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对这方面的研究很多,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教师对待学困生要分清情况,区别对待,因材施教,有针对性的予以培养与转化。我校是一所农村初中学校,学生到了初三,由于受升学考试和方方面面的压力,以“考试”为中心,“题海战术”、赶进度,使学生厌倦了学习,失去了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学生机械学习,被动学习,这种不利于学生成长和创新精神培养的教学方式也困扰着校长和教师。学生厌学情绪比较严重,农村家长在教育子女问题上缺少方法,大多数也不懂得教育心理学,在对孩子教育过程中,忽略了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导致他们的子女从小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