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高科技犯罪防范对策
高科技犯罪防范对策 Ko IKAI 高科技犯罪技术部国家警察局, 日本议程高科技犯罪的形势对策框架设施,(占总人口的44%) 使用互联网 48% 的家庭拥有互联网接口(不包括移动电话) 数据来源: 2003年2月30日, 2003年互联网白皮书(日本互联网协会) 入侵行动通过部署在警察组织的57个入侵检测系统获得入侵行动的分类投诉投诉的分类拘捕拘捕的分类对策框架设施,设备人力资源培训框架日本的警察系统国家警察局(NPA) 国家政府组织责任: 监督和计划与国家法律和预算相关的部分地方警察力量(PPF) 地方政府组织责任: 实际的警力执行国家的努力 1999年建立了高科技犯罪技术部(HTCTD) 未授权入侵计算机法向地方警察力量( PPF)发布高科技犯罪防范对策的官方通知向地方警察力量( PPF)发布计算机恐怖防范对策的官方通知向地方警察力量( PPF)提供补助国家计算机取证中心(NCCF) 高科技犯罪技术部(HTCTD)的一部分高科技犯罪防范对策的技术核心处理极难的证据计算机警力中心(CFC) 高科技犯罪技术部(HTCTD) 的一部分 2001年建立关注于保护重要的基础设施免受计算机犯罪的攻击全年7*24小时戒备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信息中心地方的努力完成建立高科技犯罪警力(HTCTF)任务高科技犯罪报告点完成建立计算机恐怖警力任务雇佣精通计算机的人来作为专业的调查者或者信息安全顾问。设施设备经费总览国家计算机取证中心初始: 百万美元维护: 1 百万美元计算机警力中心初始: : 13百万美元(1美元= 120 日元) 设施国家计算机取证中心方米
(约 15000 平方英尺) 计算机警力中心私有建筑(租用) 8 层, 4500 平方米录分析系统密码分析系统信用卡分析系统互联网模拟环境 X射线探查系统绝对无尘室各种软件蜜罐计算机警力中心的设备全年7*24小时监控中心蜜罐分布式IDS 研发环境仿真环境训练环境 HTCTD HQ的设备服务器(***@police)
//.cyberpo./ 计算机犯罪技术信息网络系统(CTINS) 目的: 亚洲的10个计算机犯罪法律执行机构之间共享信息中国,香港,印度,印度尼西亚,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及日本人力资源人员要求国家计算机取证中心拥有丰富的计算机法律知识的专家计算机警力中心拥有计算机/网络安全知识的专家在日本,动态的雇用是很难的人力资源的基础在警察组织里有 4,000个信息通讯专家他们已经建立和维护警察通讯基础设施49年能够挑选出所需的天才来自于私立机构的人员签约人员设备维护者发展和研究人员雇员一些地方高科技犯罪任务警力(HTCTFs) 雇佣专家作为专业的调查者和信息安全顾问目前的形势国家计算机取证中心 12名官员(法律专家) 5名签约人员(有经验的职员) 计算机警力中心 18 名官员(计算机/网络安全专家) 10名签约人员(研发人员) HTCTD HQ 18 名官员(主任和管理人员) 培训培训项目国家警察学院高科技犯罪课程计算机恐怖技术课程私立机构的培训项目专门为不同的供应商设计国际会议其他的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