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四、我国生态学研究面临的主要课题
生态系统是地球系统中唯一有生命的自然资产(living natural capital),它们所形成的陆地生态圈(terrestrial ecosphere)是地球系统中最为进化和富于生命力的圈层,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基础。但是,在我国长期以来人类活动与自然不和谐相处的历史中,生态系统发生了严重的退化,生态资产流失严重,甚至是不可恢复的破坏。生态失衡已对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构成极大威胁。
Ⅰ生态学研究的主要方向Ⅱ生态学研究的前沿问题Ⅲ我国生态学研究应解决的具体问题
我国生态学研究面临的主要课题
Ⅰ.生态学研究的主要方向
1、生态区划与区域生态功能定位
2、生态系统过程、功能价值化与生态评估
3、生态系统恢复重建与优化管理
4、生物多样性保育
Ⅰ.生态学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1、生态区划与区域生态功能定位
(1)必要性
我国衡
进行全国性生态区划是制订区域发展规划、工农业生产布局和区域环境综合整治的科学基础,是区域资源开发、灾害防治的重要依据。
生态区划是我国继自然区划、农业区划之后,在生态与环境保护方面的重大基础性研究工作。
(2)主要目标、方法
生态区划以区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根据遥感资料和野外生态调查,在区域社会经济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不同区域单元的生态与环境特点及重要生态与环境问题的空间特征,生态与环境敏感性,划分不同等级和不同类型的生态区。确定不同地区生态承载力和产业发展方向,制定适合当地发展的生态与环境保护的策略,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3)内容
1)全国性的生态调查和生态系统评价:根据遥感资料和野外生态调查,研究全国生态与环境的基本情况,评价生态系统的状况和趋势,预测未来5年和15年经济发展和人类活动对区域生态与环境的影响及可能引起的变化。
2)生态区划原则、依据、指标体系和方法研究,对比区域间各生态系统特征和功能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全国专题生态区划和综合生态区划。
3)根据各生态区内的资源和环境特点,进行生态功能定位,明确各区域生态与环境保护与管理的主要内容,以及资源开发、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与制约因素,对区域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Ⅰ.生态学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二、功能价值化与生态评估
(1)生态系统过程和功能:
1)形成初级生产力的光合作用及后续的食物网中的能量转化过程;
2)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碳循环、氮循环等)过程及其对大气化学成分的调节与交换过程;
3)生态系统的气候与水文效应:蒸腾作用、水分的渗透与涵蓄、减少蒸发与地表径流、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散射与光质变化、对温度与湿度的调节、对风力的调节与形成垂直湍流的作用、对局地气候的调节作用等;
4)生态系统的土壤形成与维持过程;
5)生物间相互作用
(2)自然资产价值化
国际和国内在这方面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尚在发展中,将面临一系列科学问题和方法难点。
要在全面分析中国生态系统特点和归纳其各类功能与效益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各类生态系统的结构与生态过程特征,系统测定其各种功能流(能量、物资、效益等)的输入、储存与输出的量值及其时空动态,按照一定的科学规则将其各种功能和效益定量折算货币化,使生态系统的功能与效益的价值以货币的形式体现出来。这样,不仅可为生态系统资源的有偿使用、生态资产消耗的纳税与补偿制度的建立,以及生态建设成果的客观评价提供依据,从而加强我国的生态建设与促进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也将因开创一系列生态与经济结合的、新的研究体系与方法而充实生态学与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与实践。
关键研究内容:
主要生态系统类型的功能与效益的定位观测与机理研究;
生态系统类型功能与效益价值化的经济模式与核算方法;
生态资产评估指标体系与量化手段;
生态系统功能与效益价值化与国民经济结构体系的整合研究。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化;
区域不同生态服务功能的转化,生态价值平衡法则;
(3)重大项目的生态评估
生态与环境评估的策略将从以往的末端单项评价转向源头评价,从微观发展为微观与宏观相结合、从局部发展到局部与整体相结合、从单个要素发展到系统的综合性评价。集我国生态系统研究的重要成果建立起科学的区域或流域开发与规划的生态评价技术体系。特别要集中力量研究重大项目生态评价技术体系,基础理论以及研发相关的技术手段,
包括如下主要内容:
生态评价的指标、方法和技术体系,建立技术导则。
各类重大项目涉及地区的环境容量和生态足迹的计算方法和标准化技术;
各类经济开发和建设模式对区域生态系统影响的强度分类与时空尺度识别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