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学校剪纸课程实施方案.doc

格式:doc   大小:29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学校剪纸课程实施方案.doc

上传人:mh900965 2018/6/2 文件大小:2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学校剪纸课程实施方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洪绪镇中心小学
学校《剪纸艺术》课程实施情况汇报
一、《剪纸艺术》课程实施背景:
剪纸,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民间艺术之一,历经时代的变迁,发展至今面临的形势已非常严峻,为让新一代少年儿童来关注它,了解它,继承它显得意义非常。同时,它也是小学艺术、美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校本课程方面,我们选择了剪纸作为突破口,主要原因有几个:
1、剪纸材料简单,方法易学,门槛低,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能满足农村孩子学习艺术的愿望,有助于学生个性和良好素质的形成,从而陶冶学生情操。
2、它集审美与创造于一身,充分体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祝福和向往。我们认为挖掘剪纸这一民间艺术蕴含着的丰富资源,不仅能丰富补充艺术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艺术学习兴趣,更能促进学生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
3、我校在小班化文化建设的检查评比中,发现有的班级用了剪纸作为装饰,我们就想,能否把这一形式发扬光大?
4、教师资源
我校的曹晓老师自幼受到家庭剪纸传统艺术的熏陶,平时喜欢剪纸,课余时间就经常剪,这也是我们把剪纸作为学校课程开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开发的目标定位
1、以剪纸文化为依托,提高学生的素质,美化校园生活。
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孩子应有剪纸的机会。”他认为剪纸可以使孩子安静下来,专心致志地干一件事;还可以使他们练出一双灵巧的手,而手巧往往意味着心灵,这是因为手部肌肉群的训练有利于大脑的开发。我们凭借一张薄纸一把剪刀,意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心灵,美化校园生活。
2、以剪纸为突破口,带动学校整体发展,打造以剪纸为特色的一流的品牌学校。
由于该课题的研究要触及剪纸课程资源的开发,需要探索课程中推广传承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和促进学校特色建设的有效途径,以及产生一定数量的理论成果。因此,这是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提高教师开发、利用当地文化资源的能力极好的机会。
文化传承
剪纸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开发这一课程,是以剪纸为载体,让小学生领略“剪纸文化”这一民间瑰宝,感受民族文化的丰采,凸显学校办学特色,并通过动手动脑的方式,亲近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剪纸民间工艺,传承千年剪纸艺术,全面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弘扬民族精神。
4、特长培养,这也是我们洪绪镇小班化教育对于每个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之一。
三、可行性分析
1、丰富的课程资源
一是教师资源,我校有几个热爱剪纸特长的老师。二是家庭资源。行村镇就有剪纸的艺人,学生自幼就受到熏陶。三是剪纸所需要的材料简单,剪刀、彩纸、胶水等,花费低,易于操作。四是我校的艺术教育开展已有多年,目前已具备了开展剪纸活动课程的相关基础条件。五是材料资源,近两年的剪纸艺术活动的教育开展,使我们积累了很多剪纸资料,我们把它装订成册,已经形成了一套《剪纸艺术》的学校课程资源材料。
尊重学生的选择
为了将学校课程的开发更具有生命力,我们对剪纸艺术课程的开设进行了学生和教师的前期调查,学生和老师们对于这项课程的开设表示欢迎,90%以上的学生表示喜欢,这也为课程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实施的阶段过程
剪纸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拟定分三个阶段完成:
(一)准备阶段(2010年2月——2010年3月)
搜集关于剪纸艺术的各种书籍资料,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进行民间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