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抢救体会.doc

格式:doc   大小:29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抢救体会.doc

上传人:wzt520728 2018/6/3 文件大小:2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抢救体会.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抢救体会
作者:张蕊
【摘要】目的探讨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3例产科DIC患者的抢救过程。根据产科DIC的发病诱因、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尽早做出诊断,积极去除病因,给予抗休克,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治疗,在此基础上,及时补充凝血因子,局部应用凝血酶。结果 13例患者中治愈12例,死亡1例。结论早期诊断,尽快去除病因,及时补充凝血因子,重视凝血酶的局部应用,可提高产科DIC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急救
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发病急骤、凶险,是孕产妇急危重症之一,抢救不及时可危及孕产妇生命。现将我科9年来抢救的产科DIC患者的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我科2000年-2009年共诊治产科DIC患者13例,同期住院孕产妇5234例,%。患者年龄22-38岁,。初产妇6例,经产妇7例。孕周32-43周。
发病诱因 13例发病者为重度妊高征、子痫3例(重度妊高征剖宫产术后2例其中1例于剖宫产术行子宫次全切除术),胎盘早剥2例,子宫破裂1例,软产道裂伤1例,胎盘残留2例,宫缩乏力2例,死胎2例。
临床表现 13例发病者1例表现为剖宫产术中出血且血液不凝,伴切口渗血;1例表现为剖宫产术后间歇性阴道大量出血;1例表现为自然分娩后持续阴道出血,血液不凝。3例伴腹腔内出血,2例有肉眼血尿。患者均有大量阴道出血,出血量2000-6000ml,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休克,其中1例昏迷,1例抽搐。
实验室检查血小板计数<100×109/L11例,最低28×109/L;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较正常对照延长>3s12例,1例PT无法测出;D-二聚体阳性8例。
2 治疗
在抢救过程中积极去除病因,给予抗休克、成分输血、输液治疗,纠正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注重凝血因子的补充。13例中行全子宫切除5例,次全子宫切除2例,残余宫颈切除1例,软产道裂伤缝合术1例,刮宫术1例。治愈12例,死亡1例。死亡患者为重度妊高征于外院行剖宫
产术,术后因阴道出血不止又行次全子宫切除术,术后仍有阴道流血及腹腔内出血,患者昏迷而转入我院,入院后行残余宫颈切除术,术后2d死亡。
妊高征并发DIC3例,1例产前子痫,经给予解痉、降压、镇静、利尿等治疗,于抽搐终止2h后行剖宫产术,术中子宫出血较多,无明显血凝块,伴切口渗血,积极补充鲜血浆、凝血酶原复合物后出血无明显减少,%氯化钠溶液中宫腔喷注,5min后子宫出血明显减少,给予凝血酶1000U直接撒在切口渗血处,渗血停止。另2例,其中1例因剖宫产术后大量阴道出血转入,转入时出血约3000ml,积极给予抗休克、应用宫缩剂、成分输血,输凝血酶原复合物等出血无明显减少,而行子宫次全切除术。另1例系剖宫产术后大量出血而于当地行次全子宫切除术,术后仍有明显阴道出血及腹腔内出血,转入时昏迷。经积极抗休克、成分输血,输凝血酶原复合物后病情无明显改善而行残余宫颈切除术,术后患者一直昏迷,2d后死亡。
。1例是第三胎,入院时宫口开全,入院12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