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党代会(中国共产党第*次全国代表大会)知识
届数
年份
地点
领导机构
意义
一大
1921
上海-嘉兴南湖
决定暂不成立党的中央委员会,先组成中央局,负责党的领导工作。选举陈独秀、张,张国焘为组织主任,李达为宣传主任。
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讨论和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纲领》
二大
1922
上海
选举产生了中央执行委员会,陈独秀、邓中夏、张国焘、蔡和森、高君宇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另选出三名候补执行委员。陈独秀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蔡和森、张国焘分别负责党的宣传和组织工作。
讨论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现阶段的革命纲领即最低纲领是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二大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
三大
1923
广州
由陈独秀、蔡和森、毛泽东、罗章龙、谭平山(后由于谭调职,改为王荷波)5人组成中央局,陈独秀为委员长,毛泽东为秘书,罗章龙担任会计,负责中央日常工作。
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同时保持共产党在政治、思想、组织上的独立性。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形成了新三民主义,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四大
1925
上海
陈独秀当选为中央总书记兼中央组织部主任,彭述之任中央宣传部主任,张国焘任中央工农部主任,蔡和森、瞿秋白任中央宣传部委员,以上5人组成中央局。
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四大的缺点和不足是:虽然提出了领导权的问题,但对于如何争取领导权,缺乏具体明确的方针,只讲对群众运动的领导权,而完全忽视了对政权和武装力量的领导权。提出了农民是革命同盟军的问题,但没有提出土地革命这一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思想。
五大
1927
武汉
选举陈独秀、蔡和森、李维汉、瞿秋白、张山、李立三、周恩来为中央政治局委员,选举陈独秀、张国焘、蔡和森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陈独秀为总书记。大会第一次选举产生了中央监察委员会。
虽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但对革命武装的领导等问题均未做出切合实际的回答,对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实质和危害也缺乏深刻的认识。五大实际上并未解决挽救时局的问题。
六大
1928
莫斯科
选举苏兆征、项英、周恩来、向忠发、瞿秋白、蔡和森、张国焘为中央政治局委员,选举苏兆征、向忠发、项英、周恩来、蔡和森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委员,向忠发为中央政治局主席兼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主席,周恩来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秘书长。
唯一一次在国外召开的党代会,确定争取群众作为首要任务。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仍把城市工作放在全党工作的中心。召开了7次全会。
七大
1945
延安
选举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陈云、康生、高岗、彭真、董必武、林伯渠、张闻天、彭德怀为中央政治局委员;选举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为中央书记处书记;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主席。选举任弼时为中央秘书长,李富春为副秘书长。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党的三大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