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谁杀死了原著.doc

格式:doc   大小:54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谁杀死了原著.doc

上传人:xunlai783 2018/6/3 文件大小:5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谁杀死了原著.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谁杀死了原著
——不用功的人只配看“化了妆”的文
张捷 5月30日 12:46
(电影《罗生门》剧照;图片来源于网络)
电影《罗生门》的原著《筱竹丛中》分别被楼适夷、文洁若、林少华和鲁迅编译过;四版本开头如下,猜猜谁是谁的?
1、一日傍晚,有一个家将,在罗生门下待着雨住。宽广的门底下,除了这男子以外,再没有别的谁。只在朱漆剥落的大圆柱上,停着一只蟋蟀。这罗生门,既然在朱雀大路上,这男子之外,却总该有两三个避雨的市女笠和揉乌帽子。
然而,除了这男子却再没有别的谁。
2、某日傍晚,有一家将,在罗生门下避雨。宽广的门下,除他以外,没有别人,只在朱漆斑剥的大圆柱上,蹲着一只蟋蟀。罗生门正当朱雀大路,本该有几个戴女笠和乌软帽的男女行人,到这儿来避雨,可是现在却只有他一个。
3、话说一天黄昏时分,有个仆役在罗生门下等待雨住。宽阔的门下,此人孑然一身。朱漆斑驳的硕大圆柱上,惟独落着一只蟋蟀。罗生门既然位于朱雀大路,这个男子之外,按说还会有两三个避雨的戴市女笠或软乌帽子的人,然而,除了他,谁都没有。
4、薄暮时分,罗生门下,一个仆人正在等待雨的过去。空旷的门楼下,除了他别无旁人。只有一只蟋蟀伏在红漆斑驳的粗圆的桂木门柱上。其实这罗生门位于朱雀大路,按理,除他以外,也该有两三个头戴高斗笠或三角软帽的避雨男女。然而,唯他一人。
先猜,猜完了才能看下面的八卦。
应该有很多翻译理论吧,我仅知道“信、达、雅”,并且有点怀疑,这个“信达雅”是不是到今天仍在被奉为圭臬。
比如,我怀疑“雅”,有些小说其实原文就不追求雅,有的甚至故意摆出一股子粗粗拉拉的劲,那么你翻译过来,还要死活往雅上拽吗?
林少华吃亏,吃亏在太求雅。
所以,当时村上春树《1Q84》不再由他翻译这事,能成为出版社的一个商业卖点、一个出版策略。瞧一瞧看一看啊,这次不是林少华翻译的哈!一方面,出版社的说法“译者应更忠实反映原貌”,言外之意林少华不忠实反映原貌。另一方面,林少华批评该出版社“摘桃子吃”,“把人家苦心经营了20多年的东西横刀夺爱”。
其实,村上春树的小说我只看过林少华译的《挪威的森林》,后来还在好友的推荐下看了短篇小说集《神的孩子全跳舞》。刚刚好奇看了一下网上关于村上春树作品的不同翻译。如《挪威的森林》中的段落:
林译内地版:“玲子……缓缓弹起巴赫的赋格曲。细微之处她刻意求工,或悠扬婉转,或神采飞扬,或一掷千钧,或愁肠百结。”
赖译台湾版:“玲子姐……慢慢地弹起巴哈的赋格曲。细微的地方刻意或慢慢地弹、或快速地弹、或尽情挥洒地弹、或敏感用情地弹。”
林译内地版:“我说木月,这世道可真是江河日下!这帮家伙一个不少的拿到大学学分,跨出校门,将不遗余力的构筑一个同样卑劣的社会。”
赖译台湾版:“我在心中对木漉说,喂!这世界真是太可怕了。这班人拿了大学学位之后,便到社会上去拼命地制造更下流的社会。”
既然村上春树以简洁明快的口语化写作著称,那么单从这两段来看,赖译更自然流畅,林译则似乎是有点刻意求工。当然,汉语形容词多,不用也可惜,可是用了吧,就容易被批评为“浓妆艳抹”。
关于翻译,几年前还有一事。当时,杨绛先生翻译的《堂吉诃德》引起了一点争议。她的译本被另一位译者批评,其中一条是批评杨绛译本比他的译本少了11万字。杨绛回应时提到了一个词“点烦”。
“《堂吉诃德》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