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评课:磁是什么
评价一堂课?
◇一看“着眼点”
◇二看“着力点”
◇三看“落脚点”
——三维目标是否有机整合
——教学设计是否科学合理
——学生学习是否主动有效
《 磁是什么》——山东省济南第五中学徐龙蛟
这是一堂物理抽象概念的探究课。
徐老师根据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和课题特点,围绕教学目标,采用以实验为基础,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引导相结合探究式的课堂教学,教学设计合理,教学流程顺畅,多种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得当,很大程度上优化了教学结构,具有一定的独创性。
亮点一:备“学生”
教材
学生
教师
知识结构
知识序
认知序
情意序
教学序
+
+
认知结构
情意结构
教学结构
课堂
亮点一:备“学生”
板块一
自主学习:简单的磁现象
充分肯定学生原有认知水平上的大胆放手
板块二
探究:磁场
铺设三个台阶,步步深入,符合“最近发展区”
◇备“学生”,重“学生”,关注“学生”,以促成学生积极、主动、有效地学习。
亮点二:教学设计科学、合理
自主学习:简单的磁现象
探究磁场
课题引入,播放视频
磁场的描述:磁感线
地磁场及知识拓展
亮点二:教学设计科学、合理
自主学习:简单磁现象
①阅读课本,回答关于磁性磁体磁相互作用磁化等问题
②介绍“磁的来历”(渗透人文)
③实验:判断标识模糊不清的条形磁铁的南北极?
④猜想实验:条形磁铁从中间断开,还有两极?(逆向思维)
⑤实验:磁化现象
亮点二:教学设计科学、合理
探究磁场
①举例:哪些力的作用与磁力一样不需接触(类比)
②演示推盒实验,问:手不接触盒子,能推动盒子吗?(引发思维冲突,由实体到磁场,由具体到抽象)
③实验:感受磁场(体验)
④实验:给磁场“照相”——铁屑替代小磁针(顺理成章引出磁感线)
亮点三:突出实验,强调体验,强调学生亲历探究过程
探究磁场
①举例:哪些力的作用与磁力一样不需接触(类比)
②演示推盒实验,问:手不接触盒子,能推动盒子吗?(引发思维冲突,由实体到磁场,由具体到抽象)
③实验:感受磁场(体验)
④实验:给磁场“照相”——铁屑替代小磁针(顺理成章引出磁感线)
自主学习:简单磁现象
①阅读课本,回答关于磁性磁体磁相互作用磁化等问题
②介绍“磁的来历”(渗透人文)
③实验:判断标识模糊不清的条形磁铁的南北极?
④猜想实验:条形磁铁从中间断开,还有两极?(逆向思维)
⑤实验:磁化现象
亮点四:渗透STS理念,重视科学的思维方法,落实三维目标
探究磁场
①举例:哪些力的作用与磁力一样不需接触(类比)
②演示推盒实验,问:手不接触盒子,能推动盒子吗?(引发思维冲突,由实体到磁场,由具体到抽象)
③实验:感受磁场(体验)
④实验:给磁场“照相”——铁屑替代小磁针(顺理成章引出磁感线)
自主学习:简单磁现象
①阅读课本,回答关于磁性磁体磁相互作用磁化等问题
②介绍“磁的来历”(渗透人文)
③实验:判断标识模糊不清的条形磁铁的南北极?
④猜想实验:条形磁铁从中间断开,还有两极?(逆向思维)
⑤实验:磁化现象
课题引入,播放视频
透过现象看本质
物理从生活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