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小蜜蜂
教学年级:小学二年级
教学内容:《小蜜蜂》
《蜜蜂》
教学目标:
1、领会音乐要素(节奏、音色、速度、旋律)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不断提高音乐素养以及音乐感受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2、运用轻巧、愉快的声音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小蜜蜂》。
3、通过聆听、演唱和表演歌,感受音乐所表现的“飞”的形象,渗透热爱大自然、保护益虫的教育。
 
教材分析:
《小蜜蜂》是一首德国儿童歌曲,4/2拍,F大调。这首歌仅用了5个音写成。旋律多为级进和三度音程的小跳,节奏简单、有规律。全曲生动地刻画出小蜜蜂为采蜜而繁忙飞舞的形象。 “蜜蜂” 是学生比较熟悉和喜欢小动物,他们在生活中已通过实物、电视、画片等不同渠道贮存了有关的“蜜蜂” 。但对于用音乐来表现“蜜蜂” 的学习还是首次。
 
教学重、难点:
1、歌唱时能做到在速度统一的前提下,演唱第二乐句时尤其要做到咬字、吐字清晰。
2、掌握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四分休止符;理解歌曲中休止符的表现作用。
3、有感情地完整表现歌曲《小蜜蜂》,并引导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尝试探究、创作表现“飞”的音响效果。
教学用具:
钢琴、沙锤、碰铃、木鱼多媒体课件、图挂道具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1、播放《野蜂飞舞》,律动表演,让学生模仿各种飞行动物“飞”进教室。
创设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说出自己感受到的音乐形象,进一步激发学习的兴趣。
组
织
教
学,
情
景
导
入
。
师:我们刚才听到的音乐有什么特点?
生:速度比较快。
师:你们觉得,这段音乐描写的是什么小动物呢?
生:蜜蜂、蚊子、苍蝇……
2、播放《小蜜蜂》
师:让我们听听这首歌,仔细听听歌词,到底是那种小动物呢?
生:小蜜蜂。
师:你们知道小蜜蜂能做什么吗?它是益虫还是害虫?你喜欢小蜜蜂吗?愿意和它做朋友么?
生:说说对小蜜蜂的认识。
 
 
引导学生表达对小蜜蜂的喜爱之情,渗透保护益虫的教育。
 
二、
导
入
欣
赏
,
歌
曲
《小蜜蜂》
1、播放歌曲《小蜜蜂》
师:有一首歌曲《小蜜蜂》正好表达了同学们的心声,带着大屏幕上的两个问题,让我们一起听一听。 (引导学生初听)
屏幕出示:
①    我们听到了三段歌词,其中唱到了小蜜蜂在做些什么?(生:飞向大树林、采花蜜、飞回蜂房)
②歌曲中有一句歌词反复出现。你知道是哪一句吗?(生:嗡嗡嗡,飞吧小蜜蜂)。
利用听唱法,给学生以完整、准确的音乐形象。 
给予学生更多想象与说的空间,不束缚他们的思维,使他们有话好说,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第一步:学唱第一段
 节奏音节
 
 
 
 
三、
学
唱
歌
曲
《小
蜜
蜂》
1、复习音符、节奏型,出示多媒体节奏版《小蜜蜂》。
师:谁来试试用我们学过的“节奏音节法”来把《小蜜蜂》读一读?(分句读节奏)
2/4
Ta Ta |Ta  A?| TiTi TiTi|Ta A?|
TiTi TiTi| TiTi TiTi| TiTi TiTi|TiTi TiTi| Ta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