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课前小测
1、二战后西欧和日本的发展都得到了的经济援助。
2、欧洲联盟的正式成立是在年。各国统一使用货币。
3、欧盟成立的目的是。
4、日本在二十世纪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二号经济强国。
5、日本在八十年代提出了“”的政策。
美国
1993
促进欧洲经济发展,提高欧洲国际地位
七十年代
科技立国
欧元
第10课
苏联的改革和解体
■赫鲁晓夫改革的失败
■戈尔巴乔夫改革
■苏联解体
苏
联
解
体
赫鲁晓夫
改革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目的:
结果:
解体时间:
态度:
带着问题学习:
列宁
斯大林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苏联没有因自身的改革变得强大而是走向解体,为什么?
红星陨落——当一个伟大的国家退出历史的舞台时,我们仿佛看到它开国时的辉煌,也看到了它谢幕时的凄凉。
斯大林逝世
一、赫鲁晓夫改革的失败
赫鲁晓夫(1894—1971)
留下了世界一流的军事强国和政治大国的辉煌,也留下了制约苏联进一步发展的政治经济桎梏。
1949年,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成为世界第二核大也跃居世界前列之时,(百万)双,但全均每人不到一双皮鞋。
——《苏联国民经济》第87页
思考:上述材料反映了苏联的经济怎样的弊端?
1、改革背景
(苏联)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速度和重工业相比较,
差距十分悬殊。
苏
联
解
体
赫鲁晓夫
改革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目的:
结果:
解体时间:
态度:
改变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
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不适合经济发展需要
2、赫鲁晓夫改革的过程
苏共二十大召开
打破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全面否定斯大林
引起了思想混乱
(评价一个人要实事求是,一分为二。)
——没有实事求是的评判斯大林的功与过。
(三)、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
1、政治改革:
(1)、平反冤假错案,为受迫害者恢复名誉;
(2)、破除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强调集体领导原则。
你感觉到有点熟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