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环境监测复习总纲..docx

格式:docx   大小:160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环境监测复习总纲..docx

上传人:q1188830 2018/6/4 文件大小:16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环境监测复习总纲..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章-绪论
环境监测:环境监测就是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环境监测的过程:
现场调查→监测方案制定→优化布点→样品采集→运输保存→数据处理→综合评价
环境监测的对象:
①反映环境质量变化的各种自然因素
②对人类活动与环境有影响的各种人为因素
③对环境造成污染危害的各种成分
环境监测的目的:
①根据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环境质量
②为实现监督管理、控制污染提供依据
③收集环境本地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研究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预测预报环境质量提供数据。
环境监测的分类:
①监视性监测(例行监测、常规检测)
②特定目的检测(特例监测):污染事故监测、仲裁监测、考核验证监测、咨询服务监测。
③研究性监测(科研监测)
环境污染的特点:
①时间分布性:污染物的排放量和污染因素的排放强度随时间而变化
②空间分布性:污染物和污染因素进入环境后,随水和空气的流动而被稀释扩散
③环境污染与污染物含量(或污染因素强度)的关系:有害物质引起的毒害的;量与其无害的自然本底值之间存在界限
④污染因素的综合效应:多种污染物同时存在对人或生物体的影响有单独作用、相加作用、相乘作用与拮抗作用
⑤环境污染的社会评价:与社会制度、文明程度、技术经济发展水平。民族的风俗****惯等相关。
环境监测的特点:
①综合性:手段、对象复杂多样
②连续性:时间、空间等特点,需要长期监测
③追溯性:需要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
环境标准:经公认的权威机构批准的一项特定标准化工作成果
(意义):是为了防治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群健康,对环境保护工作中需要统一的各项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所做的规定。环境标准是政策、法规的具体体现,是环境管理的技术基础。
中国环境标准体系:
①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I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目的是为了保障人群健康、维护生态环境和保障社会物质财富,并留有一定安全余量,对环境中有害物质和因素所做的限制性规定。她是衡量环境质量的依据、环保政策的目标、环境管理的依据,也是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基础)
II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根据国家环境质量彪悍尊,以及采用的污染控制技术,并考虑从经济承受能力,对排入环境的有害物质和产生污染的各种因素所做的限制性规定)
III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包括分析方法、测定方法、采样方法、试验方法、检验方法)
IV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标准样品在环境管理中起着甄别的作用)
V国家环境基础标准
VI环保仪器设备标准
②地方环境保护标准:
I环境质量标准
II污染物排放标准
(备注:
I在执行方面,地方环境保护标准优先于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国土敷衍辽阔,规定因地制宜
II综合排放标准与行业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行业排放标准优先执行。)
③国家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水质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惜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
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的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及人体非直接基础的娱乐用水区。
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备注:Ⅰ、Ⅱ类水源地绝对不允许污染源出入!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㈠按地表水域使用功能要求和污水排放去向,分别执行一、二、三级标准
备注:一级排入Ⅲ类水、二级排入Ⅳ、Ⅴ类水、三级排入城镇污水处理厂
㈡标准将排放的污染物按照其性质及控制方式分为二类
❶第一类污染物:指能在环境或动、植物体内积累,对人体健康产生长远不良影响的污染物质。不分行业和污水排放方式,也不分受纳水体的功能类型,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
❷第二类污染物:指长远影响小宇第一类污染物的污染物质,在排污单位的排放口采样。
大气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6》
一类区:国家规定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特殊保护的区域。
二类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
三类区:特定工业区。
第二章-水和废水监测
水体污染: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向水体排放的污染物质超出了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体的物理、化学性质生物群落组成发生变化从而改变了水体原来的特性。
分类:
㈠化学型:无机和有机污染物质造成的水体污染
㈡物理型:排入水体的有色物质、悬浮物、放射性物质高于常温的物质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