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无锡市滨湖区旅游发展概念规划
    一、区位概况 
   1、自然区位 
滨湖区位于无锡市区南部,南濒太湖,北至北塘区、南长区,东接苏州,西邻宜兴。,,%;山林面积50平方公里,。 
滨湖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侯,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雨热同季。°C,适宜气温10°C-28°C可达220天。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 
,辖管太湖镇、华庄镇、胡埭镇、马山镇、滨湖镇、河埒街道、荣巷街道、蠡湖街道、蠡园街道等5镇(区),4街道。区域内同时设有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无锡太湖山水城旅游度假区、无锡蠡园经济开发区、无锡滨湖经济技术开发区。 
    
 2、经济区位 
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无锡地处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带,是长江三角洲中最具增长潜力与发展前景的地域之一,它既可依靠国际大都市上海,参与国际竞争,又可辐射苏中、苏北、浙北、皖南广大腹地,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种市场,赢得发展机遇。 
滨湖区经济实力日益强劲,经济地位在全国、全省同类城市郊区中名列前茅。,国内生产总值167亿元,工商二业纳税营销552亿元,,。 
无锡市滨湖区受惠于上海、苏锡常等经济中心的幅射,宏观经济区位优越。 
     
3、交通区位 
发达的交通是城市现代化的标志之一,更是发展旅游业的必要条件,滨湖区的交通主要依托无锡市的便捷交通,无锡沿江、靠港、临湖,具有江、河、湖、海相通,铁、公、水、空配套的比较优越的交通条件。滨湖区作为无锡市一个重要行政区,也有着优越的交通条件。 
无锡境内京杭运河贯穿南北,水运干线沟通成网,沪宁铁路横贯东西,公路干线辐射四周,无锡民航机场开通北京、广东、重庆、山东、福建等空中航线,江、河、湖、海相通,水、陆、空运配套,具有突出的交通优势;沪宁高速公路穿越无锡境内,全国“五纵七横”干道之一的“同三公路”通过江阴长江公路大桥和锡澄高速公路纵贯无锡;连接苏北与浙江的新长铁路,又将与沪宁高速铁路在无锡境内交汇。作为这些交通主干线的交汇中心,无锡交通优势明显,使滨湖区的可达性高。 
4、旅游区位 
滨湖区所具有的地理区位条件,加之发达的陆路和水上交通,使得滨湖区成为重要的游客流指向地,旅游消费群体中包含普通工薪阶层,也包括新兴白领阶层。 
滨湖区属中国旅游地理区划中的吴越文化江南水乡风光旅游带,江苏旅游区内的苏锡常旅游区,又处在环太湖旅游圈的重点地带,在全国旅游区中的地位较高,国际国内知名度较大。 
二、滨湖区旅游资源评价 
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 
(一) 滨湖区旅游资源概况 
    无锡是一个风景优美的旅游城市,它依长江、太湖,自然风光得天独厚,且历史悠久,文化璀璨,园林胜景与古迹众多,是全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地级市总分第一)。滨湖区临湖环城,占据了无锡旅游资源的半壁江山,它拥有近百公里长的太湖湖岸线,占据了太湖最美丽的精华部分,山抱水,水抱山,湖光山色秀美如画,且历史人文底蕴浓厚,众多的名胜古迹、遗址旧物、诗文墨迹与自然风光相映成辉,具有极好的发展潜力和开发条件。目前,在滨湖区有世界第一大佛――灵山大佛、太湖第一胜景-鼋头渚、天下第二泉、全国八大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之一的马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全国著名的影视基地被喻为东方好莱坞的太湖山水城旅游度假区等一系列具有知名度的景区、景点。 
    1、自然资源 
    (1)得天独厚的太湖山水 
 滨湖区的自然资源以太湖山水见长,太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位居第三),山不高而秀丽,水不深而辽阔,山辉川媚,气象万千,以自然风光秀丽,雄浑而著称于世,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滨湖区的主要资源集中于梅梁湖景区、蠡湖景区、马山景区、南太湖沿线。 
——梅梁湖景区是太湖北端一个袋形大水湾,南北长16公里,东西宽7—10公里,东岸自庙山至南犊山(鼋头渚),重岗多岭,有十二个山渚伸突湖上(简称湖东十二渚);其西水岸自闾江山至青龙山,峰峦连绵,沿湖有十八个山湾(简称湖西十八湾)与湖南端的马迹山似断似续。综观这一景区,是以山水宏观其胜,山长水阔,气势宏伟,逐段收敛,层次丰富,湖岸逶迤,山水萦绕,峰峦叠翠,云烟苍苑,山水组合紧密,是太湖风景名胜区精华所在,具有“浩渺、典雅、清秀”的特点。 
 重要景点有:鼋头渚、三山、梅园、锦园、军嶂山、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