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扎染》科目设计方案
一、开发背景
    扎染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工艺美术种类,是中国民族文化几千年来积淀的艺术结晶。有着其他工艺无法达到和代替的特殊的效果之美。传统的手工印染具备实用性和艺术性的双重功能,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且制作工艺简便、有趣。让扎染艺术能够传承下去,站在艺术与文化的角度来说,这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中原路小学是中国传统民俗节日试点学校。学校立足于中国文化的弘扬与精神的传承。所编写的《中国传统民俗节日》校本课程在学生中受到广泛的欢迎。为了使学生进一步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开设扎染课程,为学生营造民族精神教育的良好氛围,使学生接受民族精神的熏陶和教育。
    根据学生小学阶段的年龄特征与学习经验,一至二年级学生已能够用简单的造型语言表现常见的事物,有丰富的想象力和一定创造力。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形成对美术作品的感知能力,并有一定的欣赏能力。根据小学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初步掌握某一画种工具、材料的性能和基本技法。能合理组织画面构图,造型生动,想象丰富。学习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创作和制作理解生活中有关设计的实际问题表现与应用选用合适的美术工具、材料,激发丰富的想象和创造愿望。
    此课程根据学校的特色,发挥教师的特长,提高学生的自主拓展能力。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促使学生个性潜能优势的充分发挥,使学生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课程目标
    了解扎染这一民间工艺的起源、发展、特点、用途等基本知识。学习扎染的各种技法与表现手法。初步形成从基本技术性活动学习到进行创造性学习的基本能力。
    在个体探究、小组合作等多种学习形式中培养自主学习、合作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进一步激发学习民间工艺——扎染的兴趣。
    通过借鉴民间美术的方法、形成汲取民间美术中的优秀特点,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籍此进行创新活动。培养对中国民族艺术的热爱之情,拉近与民间美术间的距离。                    
三、课程内容
    课程分为七大板块,以扎染的方法为主线,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单元教学内容
课时
主要内容
课时目标
单元设计说明
初识扎染
1
 
欣赏,认识扎染工具
通过欣赏扎染作品,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猜猜讲讲,了解扎染的防染手段。认识几种常见的扎染工具、材料的不同功能、及对画面所产生效果。
通过欣赏,了解扎染这一民间工艺的起源、发展、特点、用途等基本知识
轻松变个形
2
扎
初步接触扎染,让学生在完成作品中体会到成就感,激发学习兴趣。体验“扎”对于扎染作品画面起到的作用。
知道线扎紧能够防染的基础上,用绳子捆扎进行创作。让学生了解不再不同的折法下,能够得到千变万化的效果。其效果是出其不意、充满惊喜的。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扎染的魅力。
折
在扎的基础上,体验不同的折法对画面所起到的变化。
奇妙的纹理
3
夹子
在折的基础上,加上各种形状的夹子,交流不同夹子制造出不同的肌理之美。
学生通过自主选择、收集材料。比如,各种形状的夹子、回形针、大米、绿豆等等。再利用夹、捆、扎、包、卷等方法,制作出不同的肌理效果。
包裹
用不同的材料包裹在布中,加以扎的基本技法,体验新的肌理效果。培养自主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