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鄂教版一下语文
《李子核》说课稿
说教材
教材分析:
课文《李子的核》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是一篇叙述性较强的故事。
文章通过小男孩瓦尼亚偷尝李子,后因担心肚子里长小树又忍不住将真相告诉家人的事件描写,生动再现了一个天真幼稚,顽皮又不失可爱的孩童形象。
课文风趣幽默,语言通俗易懂,许多学生都可以从马尼亚的身上,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从而走进瓦尼亚的内心世界。但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事情的发展线索和妈妈用巧妙的方法,让孩子由不敢承认到最后无意识的自己说出了事情的真相的内容是教学的一个难点。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以一种思辨的眼光看待瓦尼亚的行为,并感悟故事所包含的道理。
2、教学目标:
(1)、学会“李、吃、分、瓦、尼、尖、吓、外”8个字,会认“核、黑、嘴、肚、晃、扔、窗”7个字,认识一个偏旁“尸”“小”字头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懂得不能说谎,要做诚实的孩子。
教学重难点:分角色朗读课文,学会8个字,懂得诚实守信的道理。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实物李子,田字格,教学课件等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识字、写字,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了解瓦尼亚很想吃李子的心情,感受他的天真可爱。第二课时,学习3-9自然段,了解妈妈怎样用巧妙的方法,让万尼亚不小心说出了事情的真相,并懂得从小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孩子。
说学情:(第一课时)
课文比较长,识字量也比较大,除了要学会的8个字和要认识的7个字以外,课文中还有较多的借助拼音会读的字,这对学生读通课文增加了难度,课前学生必须很好地预习,课堂的教学才能顺利进行。
课文中出现了一些不同结构的叠词等,要读好轻声,教师也必须花时间指导。
课文的第2自然段描写得非常生动,真实地反映了瓦尼亚星驰李子又犹豫不决的样子和内心活动。要想读好,老师得想办法调动学生读书的兴趣和热情,在读中感受瓦尼亚的内心世界。
三、说教法,说学法。
1、在快乐中识字在识字中学习。
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李子实物,教学图片,游戏活动等形式,教学生字,把学生的理解,教师的语言引导,师生的肢体语言和读书相结合,学习生字,理解生字词,读懂句子和课文的意思。
2、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常见的基本训练方式。它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项重点训练项目。朗读是多种感官参与,以声释意的活动,在教学中学生对生字的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都可通过朗读去获得,去感知。
读的形式多样。
自由散读、指名读、小组读、男女生分读、师生配合读等。
各种不同形式的朗读,使学生能饶有兴趣地沉浸再读书中,课堂内书声朗朗,情意浓浓。学生在反复读文中认识了生字,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了人物内心的想法,提高读书的效益。
2)读有层次,有指导。
初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的读音,读通课文中的句子,目标是在识字上;第二次自由读课文,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进行初步的了解和整体认识,并能用自己的语言简单的讲述课文讲述的事情;再读课文,目标定位在了解和学习课文的内容上。在反复读文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瓦尼亚想吃李子的迫切心情。、
3、一切从学生的需求和实际出发
教学环节的设计不能脱离学生的需求和学生的实际,否则再精彩的教学设计也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