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失眠抑郁如何治疗
讲解:北京永安中医院精神疾病治疗中心
崔海岩教授
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生理心理疾患,长期失眠会给人类正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不利影响,甚至会造成严重的意外事故。
药物是治疗失眠的重要方法之一。
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及许多国内外专家非常重视失眠的诊治,提出了“按需治疗”和“小剂量间断”使用镇静催眠药物的治疗原则。
为了规范失眠药物的临床应用,中国失眠治疗共识专家组于2004年制订了
中国失眠定义、诊断及药物治疗共识(草案)
经过国内神经精神科专家的多次讨论与修改达成了以下专家共识。
失眠的定义
失眠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
按临床常见的失眠形式有:
(1)睡眠潜伏期延长:入睡时间超过30分钟;
(2)睡眠维持障碍:夜间觉醒次数≥2次或凌晨早醒;
(3)睡眠质量下降:睡眠浅、多梦;
(4)总睡眠时间缩短:通常少于6小时;
(5)日间残留效应(diurnal residual effects):次晨感到头昏、精神不振、嗜睡、乏力等。
失眠的分类
失眠根据病程分为:
(1)急性失眠:病程小于4周;
(2)亚急性失眠:病程大于4周小于6个月;
(3)慢性失眠:病程大于6个月。
失眠的诊断-2
一般情况:
(1)临床症状;
(2)睡眠习惯(患者本人及知情者);
(3)体格检查及实验室辅助检查(包括脑电图)。
专项睡眠情况:
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下列检查
(1)睡眠日记、睡眠问卷、视觉类比量表(VAS)等;
(2)睡眠多导仪(PSG);
(3)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MSLT);
(4)体动记录仪(Actigraph);
(5)催眠药物使用情况;
(6)其他(包括睡眠剥夺EEG等)。
失眠的药物治疗-1
目前常用苯二氮卓类和非苯二氮卓类催眠药物。
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分类手册第4版(DSM-IV)提到“唑吡坦, 佐匹克隆”可作为原发性失眠的首选药物。
长期、顽固性失眠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用药。
失眠的药物治疗-2
临床治疗失眠的目标为:
(1)缓解症状:缩短睡眠潜伏期,减少夜间觉醒次数,延长总体睡眠时间;
(2)保持正常睡眠结构;
(3)恢复社会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失眠的药物治疗-3
苯二氮卓类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使用。
主要特征有:
(1)非选择性拮抗GABA-BZDA(γ氨基丁酸苯二氮卓)复合受体,具有镇静、肌松和抗惊厥的作用;
(2)通过改变睡眠结构延长总体睡眠时间,缩短睡眠潜伏期;
(3)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较明确,包括:日间困倦、认知和精神运动损害、失眠反弹及戒断综合征;
(4)长期大量使用会产生耐受性和依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