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9
文档名称:

堪培拉—城市建设史案例分析.ppt

格式:ppt   大小:3,893KB   页数:5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堪培拉—城市建设史案例分析.ppt

上传人:shujukd 2018/6/6 文件大小:3.8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堪培拉—城市建设史案例分析.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堪培拉—城市建设史案例分析
目录
1、堪培拉简介
2、堪培拉的城市规划
3、城市发展建设
4、分析总结
5、社会文化
地理环境
位置:坐落于澳大利亚东南部分水岭(澳大利亚阿尔卑斯山脉的山麓平原上)的开阔谷地上,海拔760米,东距大海120千米,依山傍水,四周是布满茂密森林的丘陵。莫朗格洛河横贯市区,西流入马兰比吉河。东北距悉尼240公里,西南距墨尔本500公里。
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凉爽。
Australian Capital Territory,简称ACT
目录



设计者















240公里
500公里
悉尼
墨尔本
人口:(2012,包括3个卫星城),澳洲第八。
面积: 整个辖区面积为2395平方公里(50%。
定位:被誉为“大洋洲的花园城市”,世界十大“绿都”之一
设计者:美国建筑师、景观师伯利·格里芬
目录



设计者















100多年前,堪培拉是一片既无树木又无湖泊的牧场,1841年才发展成为一个小镇。当时只有一个邮局,一个铁匠铺,一个教堂及其所属的学校。它后来之所以能成为澳大利亚的首都,可以说完全是“鹬蚌相争”的结果。
1901年,澳大利亚联邦成立后,,为此双方相持不下,争论了八九年之久。最后,联邦政府于1911年通过一项折衷方案,决定在两个城市之间选择一处适宜的地点重建新都,这个地点就是堪培拉。
1911年4月举行了一次首都规划的国际竞赛,格里芬的方案获选。堪培拉的规划完全按照格里芬的规划有计划的进行。
规划背景
目录



设计者


与历程














1890一1914年,澳大利亚处于经济低谷和城市失业危机之中,在改革浪潮中,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被介绍进来。后来甚至在1917年10月,还在东南部港口城市阿德莱德召开了澳大利亚第一次有关田园城市问题的会议,这次大会后,田园城市理论中的一些概念,如城市非中心化、合作社会、新城等,开始在澳大利亚专业城市学家群体中出现并逐渐推广。
格里芬的堪培拉正是“田园城市”思想的实践案例。田园城市实质一城市和乡村的结合体,若干个田园城市(3万人)困绕中心城市()呈圈状布局,城市之间是农业用地。田园城市布局一圆形,中央为公园,六条主干道从中心向外辐射,核心部位为公共建设,环形林阴大道,城市外围地区建设工厂、仓库。
目录



设计者


与历程














1912年,澳大利亚联邦政府组织首都规划国际竞赛,()的方案获得最佳奖。
他的方案把城市核心定在首都山。当时这座山只不过是个土丘。山下是一条弯曲延伸的河流,格里芬把它规划成一个大人工湖。从首都山向外放射的道路通向卫星城,卫星城是主要居民点,而市中心只保持很小的规模,主要用作建政府大楼。
1913年3月13日举行堪培拉动土建设典礼。由于受第一次世界大战局势的影响,加上20年代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堪培拉的建设断断续续,直到1927年才初其规模,于这一年首都从墨尔本迁到堪培拉。那时新都人口尚不足5000人。
以后的30年,城市建设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