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一米远的天堂
6545班二模主题班会
成功就像攀索桥,失败原因不是力量的薄弱、智商的高低而是没有执着的目标,威慑于险恶的环境,被周围的环境所屈服。
——高三的日子
高三对每一个渴望升学的同学而言,都是不简单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得学会坚强,学会忍受,学会品味那无穷无味的寂寞和孤独。所有过来人都应清楚地记得,那三百多个孤灯夜读日夜,静静地手捧一卷书,默默地望着窗外无声的世界,心里不停地在祈祷:愿梦想成真。虽然苦涩、孤寂,但内心却充满了希望,满怀憧憬……只能是默默地奋斗着,辛勤在耕耘着,相信皇天不负有心人吧。一次次跌倒,一次次地爬起,为的只是那梦想地实现。不停地鼓励自己:一定要坚持下去,不论前面会遇到何等的挫折,也不能放弃希望。
6545班二模成绩分析
目标还有多远
一本
本科
总分
500
总分
401
语文
111
语文
100
数学
90
数学
58
英语
123
英语
89
政治
76
政治
61
历史
63
历史
49
地理
60
地理
46
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虚度年华;另一种人,过着有意义的生活。在第一种人的眼里,生活就是一场睡眠,如果在他看来,是睡在既温暖又柔和的床铺上,那他便十分心满意足了;在第二种人眼里,可以说,生活就是建立功绩……人就在完成这个功绩中享到自己的幸福。
——别林斯基
在现实生活中,当一件事被认为是不可能时,我们就会为不可能找到许多理由,例如:我的智商没有别人高,我吃不了苦,我天生记忆力差,我不是学数学的那块料……从而使这个不可能显得理所当然,我们也就当然不会采取积极有效的行动,最终的结果肯定是这件事真的成了不可能了。
不怕你做不到,就怕你想不到。
困惑:
经历了几次模拟考试,你是否还依然存在这样的问题:
1、考试时,明明掌握了知识点,却不能很顺利地做下去。
2、总是在选择题、填空题上花费太长的时间?
3、当遇到没有思路、一筹莫展的题型时,你是否想过转化或换个角度来解决它?(化简条件)
4、考试成绩上升遇到瓶颈,总是登不上新的台阶,怎么办?
5、交卷时间快要到了,却仍有几道大题都没有做时,如何争分夺秒,在这些题里争取到更多分数?
6、离高考还有30天,考前冲刺怎么“跑”才最快最准?
制胜奇招之一归类总结
挑选几套有代表性的做过的模拟试卷,把典型题目再熟悉一遍;找出命题规律,总结发现同类题目的解题规律、方法技巧;对高频考点的类型题要熟练掌握并在头脑中固化下来,保证考试的基本得分。
制胜奇招之二反思错题
错题暴露了考生知识的薄弱环节和思想方法的缺陷。几套题中曾经出现的错误,基本涵盖了学生在高考中可能出现错误的所有类型。考前把这些错题都搞清,最大限度地避免同类错误。
制胜奇招之三返璞归真
考前这段时间,应跳出题海,回归课本,采用回忆式的复习方法,即合上课本或只看目录,依据知识脉络、体系,在脑海中像过电影一样回忆有关内容,对拿不准的再翻书确认。
高考前的心态调整
现象之一:有些学生因家长期望过高,教师比较器重,自我期望值高,因此总担心自己高考会失败。考前的平时测试偶有一次考不好就开始怀疑自己,担心在真正的高考中会出现同类情景。由于惧怕失败,便整天想避免失败,也就整天笼罩在失败的阴影里。这种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求败心理”。
现象之二: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或者因为智商较高,或者因为平时学得不错,或者因为“自我认识”偏颇,总以为该学的内容都学会了,没有什么可复习的了,于是“身在教室心在外”消磨时光,等待高考,着急高考来得慢,这种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皮球现象”最大的特点是心浮气躁。
现象之三:有些学生感到时间紧迫,拼命挤时间苦学,晚上熬到夜间一两点钟,早上五点左右又醒来睡不着。白天老师上课时却呼呼昏睡。生物钟紊乱,睡眠不足,体质下降,我们称这种人为“猫头鹰”,称这种学习方法为“开夜车”。看似很刻苦,但效率很低。
现象之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高考书”。对学习之外的事不感兴趣,什么同学交往、体育比赛、讲演活动、班级活动、大扫除、班会、校会……一律不参加,能躲就躲。特别看重学习,总想在学习上超越别人,总担心被别人超越不允许别人在学习成绩上超过自己,不允许别人在学分秋色,学习上自私保守,被别人赶上后着急、恐慌、嫉妒、生气。所以情绪上常常处于紧张不安状态,搞得自己吃不香、睡不好,精神也不愉快。心理学上称这种情形为“成就焦虑”。
现象之五:勤奋学了,认真做了,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学而不入”,学习成绩不再提高或提高不明显,或原地徘徊甚至稍有下降。这种情形心理学上称之为“高原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