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关注学困生成长论文:关注学困生成长
何为“学困生”?所谓“学困生”,即是指学习方面相对落后、学习感到有困难的学生,他们的成绩直接影响到一个班级的成绩,因此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如果能深入研究学困生的成因,从根源抓起,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原因是传统教学不能适应当代学生的心理。因此研究学困生的心理特征,弄清他们学习的心理障碍,培养他们学习的良好品质,对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学困生学习的心理特征
事实表明:学困生与其他学生相比较除了学习成绩差外,智力的差异最小,心理品质的差异最大,他们在学习上的心理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他们视学习为负担,学习没有目的,认为上学是家长的意图,上课是学校的安排,因而没有成材欲望,志向水平低,抱着混学态度,认为知识难学、深奥,随着内容的加深、时间的推移,听不懂、记不住的内容越来越多,渐渐产生厌学心理。
他们认为有无良好的学习习惯无足轻重,学习上马马虎虎,一般不预习、不复习,课堂上不注意听讲,不求甚解,有不做作业的现象。
他们存在自卑感,认为不是学习的料,永远也学不好,有的与老师持对立态度。他们缺乏学好的信心及意志,学习上一旦遇到困难,就产生消极情绪,甚至放弃学习,特别是连续几次的成绩过低,便认为学好无望,彻底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
二、学困生的转化对策
学生千差万别,差因各不相同,教师应该全面、综合地分析每一位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实践证明把进行教学改革同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结合起来,是促使学困生转化的最有效的对策。
,培养思维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的每一堂课都应当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始至终都在兴趣盎然的情况下进行。无论是引入新课还是讲解内容,都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比如,我在教学拼音时,因为学生学起拼音枯燥无味,新课开始时我这样导入:今天我带同学们去拼音王国游玩,好不好?当同学们认识了拼音字母并读熟以后,要写拼音字母时我又用这样的衔接语:拼音字母玩累了,我们送他回家好不好?老师写的时候让学生观察,学生观察时老师又这样引起学生注意:把四线格看做三层楼,每个字母住在几楼呀?这样一来学生注意力也集中了,学忆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中要始终把传授基础知识、培养基本能力作为根本目的,每引入一个新知识都要精心设计,自然而然地引出新知识,在讲解时要尽量使用直观性教学及形象化的语言,让学生易于接受。比如,在教学生写多少的“多”时,因为以前我在教高年级时大多数学生把“多”写成了左右结构,怎么纠正也纠正不过来,我就想了这个办法:我告诉学生多少的“多”有两个夕阳的“夕”,下面的“夕”一定要把上面的“夕”托住了,可千万不能让他掉下来哟。说着,我随即做了一个手往上托东西的动作,结果在学生写“多”字时全班学生写的都正确,没有写成左右结构的,大多数学生还写得非常漂亮。这说明我们在教学中启发学生记忆的积极性,让他们掌握记忆的方法是很重要的。
,发现解决问题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