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郑州市第八十中学中学科技创新活动工作体会
郑海滨
一、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是科技活动的顺利开展有利保障。
中学生因为有中招的升学压力,作业任务繁重,有些家长、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不是太支持学生参加这方面的活动。所以,校领导采取多项措施为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和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首先,学校成立科技创新活动领导小组,直接领导学校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其次,从人力物力上给予支持,安排部分教师作为活动小组指导教师,挤出部分资金用作购买必要的器材和奖励取得了较好创新成果的学生。另外,通过班会等多渠道向家长,老师和学生宣传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和意义,激发广大师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
二、随时找寻生活中的不便和困难是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起点。
经常听到师生们反映准备时间比较短,同时平常的教学工作也比较繁忙,来不及进行必要而有效的指导。其实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功夫就要下在平时,不打无准备之仗,才可以避免出现因时间仓促,作品思考不够充分和完善的问题。大家都知道科技源于生活,要求学生广泛地观察生活,随时发现和记录生活中的不便,贴近生活而不好高骛远。我和学生都准备有生活难题记录笔记本,也可以用更现代化的手机记事本随时记录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捕捉转瞬即逝的点滴创新灵感。经过长期的积累到目前为止,学生
和老师们已经记录了生活中所涉及的科技创新的问题和有价值的想法已经多的不胜枚数,这样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已经在无形中形成了学校科技创新教育的一大笔资源。
三、师生间充分的交流分享是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重要途径。
合理安排时间搭建学生交流平台,组织学生进行生活小难题及科技新想法的交流讨论活动,通过多种问题的交流讨论,充分展示出学生的不同爱好、不同个性,做到既要“异想天开”又要实事求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和谐的创新氛围和科学平台。这样,不仅开阔了学生们的眼界,转变了学生的思维方式,也使部分原本没有思路的学生得到启发,多了科技创新的主意。多数学生能在分享交流中找到创新的思路和灵感,不再以为创新是很困难的,而是就在身边,不管小发明、科幻画还是科技活动自己都能搞,心理上的畏惧感消除了,自信心树立起来了,为科技创新准备了最为重要的条件。
四、多渠道夯实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的基石。
注重学生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等学科在科技创新中的知识储备,明确这些知识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当然,也不能纸上谈兵,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对学生的相关教材应根据年龄特征选用在现实生活中看得见、摸的着的客观事物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另外,鼓励学生主动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多渠道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