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旋转开合门说明书.doc

格式:doc   大小:391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旋转开合门说明书.doc

上传人:miao19720107 2018/6/7 文件大小:39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旋转开合门说明书.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旋转开合门说明书


设计学生:
指导教师:



目录
1绪论

...........................................................................................
2旋转开合门机构的工作原理 .........
3旋转开合门的设计方案
4机械设计方案
5机械设计结构方案


6旋转开合门的装配过程..................................................................................................................
1 绪论
作品背景及意义
快门工作原理
    快门是一种用于控制感光元件或胶片曝光时间的机械装置。快门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为了保护相机内的感光元件或胶片不至于曝光,快门总是关闭的。设定好快门速度后,只要按下相机的快门释放钮,相机会在快门开启与闭合的时间内,让通过镜头的光线使相机内的感光元件或胶片获得正确的曝光。 
    快门使用金属、织物或其他合成材料制成,由机械或电子机构控制快门的开启时间,用机械能或电能进行驱动。按照相机类型区分,快门分为镜间快门和焦平面快门。首先,两种快门类型的最大区别就是位置不同,镜间快门放置在镜头单元之间,而焦平面快门位于相机内部,正好在胶片的前面,由于它就位于焦点平面,因此而得名。
     镜间快门和焦平面快门
    镜间快门由一系列薄钢叶片组成,快门释放按钮触发一根弹簧使叶片在曝光期间开启,然后闭合。这种类型的快门又叫做叶片快门,主要应用在轻便相机和部分120镜头上,而焦平面快门主要应用在单反相机上。

快门机构广泛应用与照相机中,具有占用空间小,易于迅速开闭合,密封性好的特点,但在生活中应用较少,本作品较好的对快门机构的原型作了修改,具有结构简单,运行可靠,成本经济的特点,可广泛运用于生活中,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求,在动力部分作相应改动即可满足需求。
2旋转开合门机构的工作原理
本机构由底座,叶片,旋转环,固定环,旋转环和相应销子组成,转动旋转环,旋转环上对称分布的四个活动销在相应叶片的销槽内移动,带动叶片饶相应固定销作旋转运动,实现叶片的开合。
本作品的主要创新点就是结构简单,反应迅速,可根据用户不同需求,在动力部分做相应改进以实现不同的环境,适应性非常广。
3旋转开合门的设计方案
UG立体图





照相机的机械快门较为好理解:用弹簧或是电磁手段,控制几片叶片的开闭,或是两层帘幕像舞台“拉幕”一样左右或上下以一定宽度的缝隙“划过”成像像场窗口,让窗口获得指定时间长短的“见光机会”——这就使通常的机械快门概念。我们在这里将叶片的开闭模型抽象出来,建立了旋转开合门机构,动力部分由人力作用在旋转环上的手柄提供。这里只提供了一种基础模型,在动力部分对的扩展创新课衍生出多种机构,满足不同工作场合的需求。
本模型由底座、叶片、旋转环、固定环、固定销、引导销组成,零件结构简单,易于加工,且完成周期短,并能保证很高的加工精度。


(一)底坐




主要作用:承载同时固定叶片、旋转环、固定环。
主要工艺过程:铣内孔Φ80→铣Φ100台阶→钻Φ5孔→精加工。
编程原点: 工件上表面中。
固定环


主要工艺过程:铣Φ80内控→铣Φ100圆台→钻Φ5孔→铣Φ120外圆→车床精加工。
编程原点:工件上表面中心。
主要作用:固定叶片及其他相关零件。
旋转环

主要工艺过程:铣Φ98内孔→铣Φ107内孔→钻Φ4孔→铣Φ120外圆。
编程原点:工件上表面中心。
主要作用:当旋转环转动时,旋转环上的活动销在叶片上的引导槽中移动,带动叶片转动,实现叶片的开合。



主要工艺过程:钻Φ5孔→铣槽→铣削叶片外形。
编程原点:Φ5孔中心上表面。
主要作用:当转动旋转环,旋转环上对称分布的四个活动销在相应叶片的引导槽内移动, 带动叶片饶相应固定销作旋转运动,实现叶片的开合。
b. 叶片各点坐标及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