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文档名称:

辽efe宁医学院麻醉生理学教案.doc

格式:doc   大小:206KB   页数:2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辽efe宁医学院麻醉生理学教案.doc

上传人:ainibubian1313 2018/6/8 文件大小:20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辽efe宁医学院麻醉生理学教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辽宁医学院麻醉生理学教案
课程名称
麻醉生理学
章节(课题)
麻醉与循环
心脏的电活动
授课对象
麻醉专业2003年级19班
授课时间
2006年9月18日(5~6)
授课学时
2学时(100分钟)
授课地点
附属一院第六教室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心肌细胞的生物电活动;心律失常。
熟悉: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征。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麻醉与心律失常。
难点:折返形成。
教学方法
讲授式
问题式
教具
运用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教具
板书提纲
第一节心脏的电活动
一、心肌细胞的生物电活动
(一)心室肌细胞
1 静息电位(Rp)
2 动作电位(Ap)
(二)浦肯野细胞
(三)窦房结细胞
二、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与心律失常
(一)兴奋性
1 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
2 影响兴奋性的因素
3兴奋性与心律失常
(二)自律性
1 自律性概念
2 自律性产生基础—4期自动去极化
3 影响自律性的因素
4自律性与心律失常
(三)传导性
1 传导途径
2 影响传导性的因素
3 传导性与心律失常
三、麻醉与心律失常
(一)自主神经平衡失调
(二)电解质紊乱
(三)麻醉用药
教学步骤
第一节心脏的电活动
按结构和功能分为
1 工作细胞(心房肌、心室肌细胞)
2 自律细胞(窦房结P细胞和浦肯野细胞)
一、心肌细胞的生物电活动(20分钟)
㈠心室肌细胞
1 静息电位(Rp)
-90mV K+外流
2 动作电位(Ap)
⑴ Ap的波形
⑵ Ap的特征:
动作电位持续时间长,有平台期。
⑶ Ap的形成机制
0期:Na+快速内流
1期:K+ 外流
2期:Ca2+内流、K+ 外流平衡
3期:K+ 外流
4期:钠泵、Na+--Ca2+ 交换
(二) 自律C的跨膜电位
1 特点:1)无Rp→最大复极电位
2)4期自动去极化
2 浦肯野C
1)特点:4期自动去极化
2)4期去极机制:⑴ K+外流(IK)进行性↓
⑵*Na+内流(If)进行性↑被铯(Cs)阻断
3 窦房结细胞的Ap
⑴波形
⑵. 特点①最大复极电位、阈电位小
② 0期去极速度慢、幅度低
③有0,3,4期,无1,2期
④ 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快
⑶形成机制:
0期:Ca2+缓慢内流 L型钙通道(Mn2+)
3期:K+ 外流
4期:K+ 外流进行性衰减
进行性增强的内向离子流If(Na+流)
Ca2+内流,T型钙通道(Ni2+)
二、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与心律失常
(一)心肌的兴奋性(20分钟)
1 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
分期时间兴奋性原因
①有效不应期 0期~-60mV
绝对不应期 0期~-55mV 0 完全失活
局部反应期-55~-60mV 极低刚开始恢复
②相对不应期-60~-80 mV 低部分恢复
③超常期-80~-90mV 高大部分恢复
2 影响兴奋性的因素
1)Rp或最大复极电位水平:
2)阈电位(TP)水平
上移(Rp-TP距离↑) →兴奋性↓
3)离子通道的性状(Na+、Ca2+)
3兴奋性与心律失常
1 兴奋性的不均一性:
易损期: 心脏相对不应期开始之初有一短暂时间,在此时间内应用较强的刺激易引起心肌发生纤维性颤动。
R落入T现象:期前兴奋出现在心电图的T波内,易引起心室颤动,称为R落入T现象。
心房易损期——QRS波末到ST段开始后20ms
心室易损期——T波升支到达顶峰前约30ms内
意义
电击复律时应避免电刺激落入心室易颤期,即用心电图R波触发并经一定时间延迟放出直流同步电击
如病人期前兴奋落入ECG的T波,应紧急处理,避免发生室颤
2 APD、ERP:
APD代表心肌细胞膜电位复极时间,反映膜的复极化速度。
ERP代表心肌细胞兴奋性恢复过程,反映膜的在除极化能力。
APD和ERP的长短变化常呈平行关系。
(二)自律性(20分钟)
1概念
衡量指标:自动兴奋频率
2 自律性产生基础—4期自动去极化
3 影响自律性的因素
1)最大复极电位与阈电位差距—反变
2)4期自动去极速度—正变
4自律性与心律失常
正常自律性的改变:
异常自律性:
触发活动:是由后除极引起的。
后除极
概念:是指在动作电位复极化过程中或复极化完毕后出现的膜电位振荡。
EAD:当后除极发生在动作电位复极化过程中,即复极化2期和3期。
缺氧、高二氧化碳血症、儿茶酚***
DAD:当后除极发生在动作电位复完毕后的4期。
缺氧、洋地黄、儿茶酚***
(三)传导性(20分钟)
1 传导途径:
特点:
1)传导慢:
房室交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