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文档名称:

扬州生态市建设规划(20002020).doc

格式:doc   大小:279KB   页数:2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扬州生态市建设规划(20002020).doc

上传人:mkjafow 2018/6/8 文件大小:27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扬州生态市建设规划(20002020).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扬州生态市建设规划(2000—2020)
(公示征求意见稿)
序言
扬州生态市建设是在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创新性系统工程。为科学地制定目标,合理地安排各项建设任务,扬州市委、市政府决定编制《扬州生态市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2000年,市政府专门成立了《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并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开展合作,在3年多研究编制过程中,市环保局具体负责组织协调了《规划》的编制工作,期间得到了市各相关部门的通力协助和中德“扬州生态城市规划与管理”技术合作项目的积极支持。
2003年8月26日,国家环保总局在北京组织了15位院士、专家对《规划》进行了认真评审,专家组建议《规划》编制组参考专家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后,由扬州市人民政府提交市人大审议通过后付诸实施。为进一步增强《规划》的民主性和可行性,市环保局现对《规划》成果摘要公示,欢迎市民、社会各界提出宝贵意见,并在11月15日前将意见通过信函、电话、环保局网站(我局在网站同步进行公示,网址:)反馈我局,以便在市人大审议前进一步完善《规划》成果。
生态市建设规划公示意见反馈表
1、您对规划的总体评价:
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
2、您认为规划中哪些方面需调整或完善?并请提出您的建议。
3、您认为扬州生态市建设在2005年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4、其他意见和建议。



环保局网站
/



邮递信件
扬州市环保局自然生态处
(友谊路103号)
咨询再答疑电话
扬州市环保局自然生态处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
一、总则
《扬州生态市建设规划》是指导生态市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为扬州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以及各区、县和部门具体规划和计划的制定和修编提供战略指导和生态整合方法。
规划范围:扬州市行政区域的全部,包括宝应县、高邮市、江都市、仪征市、邗江区、维扬区和广陵区,面积6638平方公里。
规划期限:启动期:2001-2005年;发展期:2006-2010年;深化期:2011-2020年。
二、生态市建设框架
竞争型
生态产业
维扬
生态文化
水乡
生态环境
生态市建设
扬州生态市建设的目标体系
1、生态市建设目标
交通
能源
三废
绿色
建筑
水体功能
水土保护
农田保护
生境保育
景观建设
光合资源产业
人文商旅产业
人居建筑产业
传统工业转型
新兴生态工业
生态产业孵化基地
生态产品示范基地
生态信息咨询网络
高新技术中试基地
三廊一核五区五园
规划与管理
人口与就业
生态村镇
社会保障
体制文化
认知文化
物态文化
心态文化
扬州生态市建设
自生型生态环境
生态服务
人居环境
产业转型
园区建设
社会发展
生态文化
竞争型生态经济
共生型生态社会
扬州生态市建设将以优质的产业生态服务、优美的自然生态景观、悠久的人文生态传统为特征,促进传统经济向开放型循环经济、互补型共生经济和规模型网络经济转型, 探索苏中经济跨越式腾飞的新模式,建设东线南水北调安全洁净的水源地,再现经济富足、生态健康、社会文明的新扬州。
2、生态市建设结构框架
3、生态市建设考核指标
生态市建设考核指标属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范畴。从扬州实际出发,建立考核指标88项,涵盖经济、社会、环境的各方面。
生态市建设的基本条件:
制订了《生态市建设规划》,并通过市人大审议、颁布实施。
全市80%以上的县达到国家环保总局生态县建设指标要求,城市建成区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考核验收并获命名。
全市县级(含县级)以上政府有独立的环保机构,并为一级行政单位,乡镇有专职的环境保护工作人员。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县(含县级市)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实绩考核内容,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
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度及地方颁布的各项环保规定、制度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
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与建设卓有成效,三年内无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外来物种对生态环境未造成明显影响。
资源(特别是水资源)利用科学、合理,未对区域(或流域)内其它市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生态环境影响。
生态市建设基础考核指标(经济)
二级
指标
三级指标
2000年
2005年
2010年
2020年
经济
水平
人均GDP( 万元)




GDP增长率(%)

11
8
7
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例(%)
30
35
45
50
财政收入占GDP比例(%)
7
10
15
20
资源
效率
国土产出效率(万元/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