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4
文档名称:

摄影技巧系列专题讲座(社会摄影,人物摄影).ppt

格式:ppt   大小:20,359KB   页数:4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摄影技巧系列专题讲座(社会摄影,人物摄影).ppt

上传人:neryka98 2018/6/8 文件大小:19.8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摄影技巧系列专题讲座(社会摄影,人物摄影).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系列专题摄影技巧讲座
会议摄影 人物摄影
一、新闻摄影概论
二、会议摄影
三、人像摄影
摄影—用独有的魅力和隽秀的生命力创造美。摄影美的内涵和外在表现形式迅速发展,在人类生存空间,摄影美几乎是无处不在,摄影家们不停的为其探索。摄影创造的美,存在于自然的韵律之中,存在于社会的真实之中,存在于人的情趣之中。
摄影审美应该包括摄影创作、摄影作品、摄影欣赏三个主要环节,创作美学、作品美学、欣赏美学。摄影创作是复杂的精神劳动,创作本身就是特殊的审美活动,审美反映和审美过程。摄影家是摄影创作的主体,摄影家的生活实践、审美意识、创作个性、创作方法等等,无疑是创作美学的主要对象。如新闻摄影美学、人像摄影美学、广告摄影美学等。
人用摄影手段表现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及稍纵即逝的美,瞬间拍摄下来,迅速地在人间传播。影像直接地按生活原形对现实的美,对现场画面定格,人们就津津有味地看,一面求知,一面欣赏,一面体验,一面感受,给人一种似乎亲临现场的亲切感。
摄影概论
二十一世纪进入了图文时代,画面的冲击力更能抓住大众眼球。
新闻意境:
新闻摄影意境内蕴持久的艺术魅力产生,不但需要真实性情感的呈现,还必须适时创新。一幅优秀的新闻摄影作品对意境的体现。新闻摄影画面呈现出新颖的形象性、思想性、艺术性都能对受众产生新奇感。
因而新闻摄影作品不但在画面表现上要对焦准确,用光考究,构图别致;而且对画面所载荷的新闻内容要叙事清楚,意义明确。所赋予内蕴持久,给人留下思索和想象的空间,让观者去体悟,去联想。
周恩来与基辛格
新闻摄影
如《苦难的眼睛》,照片揭示了旧中国人民的悲惨和苦难。 这幅作品蕴含了极其丰富的内涵,使作品产生了内蕴持久的意境效果;思维随着图片的视觉感受而回到了那个时代。
新闻摄影作为瞬间艺术的本质:由现场性决定了它具有浓郁的现场感;时间上凝固,空间上定格成为现实社会的真实记录。新闻摄影反映的对象,只能是正在发生、发展着的新闻事件,过去了的不能补拍,尚未发现的无法杜撰。就是说:新闻摄影只能面向现实社会,紧跟时代步伐,反映时代脉搏,表现时代风貌。
新闻摄影表达方法:
主题突出、构图精练、光影完美、标题准确。
新闻摄影:新闻价值是首位的,是属于新闻范畴而不是属于艺术范畴。读者对新闻摄影的评价,把照片的视觉冲击力要素放在首位。因为人们接受新闻摄影是从接受图片形象开始的,进而才会去阅读其文字说明。一幅新闻照片如果本身没有视觉吸引力,则很少会有读者继续去看其文字说明了。
“黄金分割”是一种由古希腊人发明的几何学公式,遵循这一规则的构图形式被认为是“和谐”的,在欣赏一件形象作品时这一规则的意义在于提供了一条被合理分割的几何线段,对许多画家/艺术家,摄影师来说“黄金分割”是他们在现时的创作中必须深入领会的一种指导方针。

  原理:
如右图:连接该矩形左上角和右下角
作对角线,在理论上已经完成了黄金分割,
下一步就可以将你所要拍摄的景物大致按
照这三个区域去安排,也可以将示意图翻
转180度或旋转90度来进行对照。
谈到摄影,不能不先谈一谈黄金分割和构图,
新闻摄影构图
三分法则(1) :
“三分法则”实际上仅仅是“黄金分割”的简化版,其基本目的就是避免对称式构图,对称式构图通常把被摄物置于画面中央,这往往令人生厌。在图C1和C2中,可以看到与“黄金分割”相关的有四个点,用“十”字线标示。用“三分法则”来避免对称在使用中有两种基本方法,第一种:我们可以把画面划分成分别占1/3和2/3面积的两个区域。
C2-1
C2-2
三分法则(2) :
直接参照图示的四个“黄金分割”点。例如,设想我们看到了非常引人入胜的风景,但缺少具有优美几何结构的被摄主体,这样拍出来的照片只会是一个空洞泛味的场景,那该如何处理呢?试着寻找一个与这种单调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的物体,并将这一被摄物置于如图C2中的其中一个“十”字点位置,这样照片就有了一个明显的锚点,并将观众的目光由此出发引导至整个风景。
C1-1
C1-2
水平线构图
把主体安排在对角线上,能有效利用面对对角线的长度,同时也能陪体与主体发生直接关系。富于动感显得活泼,容易产生线条的汇聚趋势,吸引人的视线,达到突出主体的效果(例如聚光灯照射主体)
对角线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