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七律 .【长征】诗词解释.doc

格式:doc   大小:22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七律 .【长征】诗词解释.doc

上传人:n22x33 2018/6/9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七律 .【长征】诗词解释.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七律.【长征】
毛泽东(一九三五年十月)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注释:
长征:一九三四年十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福建出发,于一九三五年十月到达陕北,行程二万五千余里。
五岭:即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天岭、大庚岭的总称。位于湖南、江西、广东、广西四省边境。
逶迤: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
乌蒙:山名。1935年4月,红军长征经过此地。
走泥丸:从斜坡滚下泥丸,形容跳动之快。
铁索:大渡河上泸定桥,它是用十三根铁索组成的桥。
三军:指红军一、二、四方面军。
诗意:
红军不怕长征中上的艰难险阻,
万水千山只当作平平常常的小事情。
山势绵延,蜿蜒曲折的五岭就像小河里翻滚的细小波浪,
广大无边的乌蒙山如同脚下滚动的小泥球。
金沙江的滔滔江水拍打着两岸高耸入云的山崖,
大渡河上的铁索桥横跨两岸。
最令人欣喜的是岷山的千里白雪,
三个方面军从这些地方经过以后全都笑逐颜开。
赏析:
这首诗首联是全诗的统领,一开场就道出红军不怕艰难,视万水千山的漫漫征途为小事一桩。在此不仅写了红军不惧自然界的困难,也明显地暗示了围追堵截的敌军更不值一提,对于红军来说,他们只是等闲之辈,不堪一击。
接着四句,诗人从容地告诉我们到底什么是“万水千山”。连继出现“五岭”、“乌蒙”、“金沙”、“大渡桥”这一连串的地理名词递进,不仅交待了故事的递进,也交待了心理感受所引起的层层情绪递进。从山再到水,是什么山呢?“逶迤”、“磅礴”之崇山高岭,但在诗人的眼里却如小小细浪以及小小的泥丸,不足挂齿。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