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3
文档名称:

学前卫生学教案..doc

格式:doc   大小:538KB   页数:1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学前卫生学教案..doc

上传人:联系 2018/6/9 文件大小:53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学前卫生学教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教案

2013-- 2014学年第二学期
二级学院(部)____ 学前教育______ _
教研室___ _
课程名称及代码___ 学前卫生学
课程类别___ 专业基础课_______
学分及总学时_____ 48
授课专业班级
主讲教师___ __ ______ _
职称职务___ _______ _
使用教材__ 学前卫生学
xxxx学院教务处制
第1次课的教学整体安排
授课时间
第1周第1—3节
课时安排
3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绪论
第一章生理基础
第一节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运动系统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
了解学前儿童运动系统发展的特点
理解如何针对学前儿童生理特点进行保健
教学内容
绪论
第一章生理基础
第一节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
运动系统
构成
特点
保健
讨论、思考、作业:
小儿运动系统特点及保健要点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人体解剖学
儿科学
学前卫生学
教学过程设计:复习10分钟,授新课115分钟,安排讨论5分钟,布置作业5分钟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教学方式: 讲授讨论
教学资源: 实物挂图音像其他

填写说明:;
、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一
备课笔记第1页
第一章第一节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
一、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特点与保健
(一)运动系统的结构

正常成人体内有206块骨。全身的206块骨通过骨连接构成了人体的支架—骨骼。主要起着支撑人体、维持姿势、保护内脏器官和造血等功能。

骨的连接方式主要有两种形式: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即关节)。
(1)直接连接
两骨之间无腔隙,通过骨、软骨或结缔组织相连接。一般不活动或活动范围很小。如脑颅骨的连接、胸骨与肋骨的连接等,都属于直接连接。
(2)间接连接(关节)
间接连接,又叫关节。关节的连接主要依赖韧带等致密结缔组织。骨与骨之间空隙较大,有较好的活动性,四肢骨之间及躯干骨之间的连接主要是这种方式。

人体肌肉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三类。
人体全身共有骨骼肌600余块。骨骼肌收缩速度快而有力,为肢体的运动提供动力。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随着人的意识收缩和舒张,所以又称为随意肌。骨骼肌的形状多种多样,通常可分为长肌、短肌、阔肌和轮匝肌四种类型。
(二)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生长发育特点

(1)骨骼柔软,容易弯曲变形
(2)学前儿童骨的钙化正在进行,因此,骨骼的坚韧度较小。
,易出现损伤
学前儿童的关节窝较浅,关节囊及周边韧带比较松驰,肌肉纤维不够粗壮。因此,关节的伸展幅度和活动范围比成人大的多,肢体运动比较灵活,可塑性较大,但牢固性比较差。特别是肩关节、肘关节和髋关节,在突然的外力作用下,容易出现关节错位现象即“脱臼”。
,易疲劳
学前儿童的肌肉正处在迅速生长发育阶段,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小,而水分含量较多,肌肉稚嫩,肌肉纤维比较细,收缩力量较小,因而容易出现疲劳和受损现象。
(三)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保健


,宽松适度


第2次课的教学整体安排
授课时间
第2周第1-3节
课时安排
3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一章生理基础
第一节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
呼吸系统、循环系统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
了解我儿童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发育的特点
理解如何针对儿童发育特点进行保健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基本内容:
呼吸系统
构成
儿童呼吸系统的特点
保健
二、循环系统
1、构成
2、儿童循环系统的特点
3、保健
讨论、思考、作业:
小儿呼吸系统特点及保健要点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人体解剖学
儿科学
学前卫生学
教学过程设计:复习 10 分钟,授新课 115 分钟,安排讨论5分钟,布置作业5分钟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教学方式: 讲授讨论
教学资源: 挂图音像其他

填写说明:;
备课笔记
二、学前儿童呼吸系统的特点与保健
(一)呼吸系统的结构

呼吸系统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

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称为呼吸运动。通过呼吸运动完成人体与外界气体交换。
(二)学前儿童呼吸系统的生长发育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