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哈尔滨市香坊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doc

格式:doc   大小:57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哈尔滨市香坊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doc

上传人:xunlai783 2018/6/10 文件大小:5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哈尔滨市香坊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哈尔滨市香坊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
(2011——2015年)
(征求意见稿)
为推动香坊区全民健身事业发展,不断满足全区人民群众健身强体的需求,加快体育强区建设,根据《全民健身条例》和《哈尔滨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为统领,以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为牵动,以实现区位升级为目标,以创新工作体制机制为手段,深入贯彻《全民健身条例》和《哈尔滨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进一步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努力实现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体育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满足公民的基本体育需求,增强人民体质,为打造冰雪体育强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任务
到2015年的总体目标任务是:市民体育健身意识进一步增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显著增加,身体素质明显提高,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公共服务综合水平稳步提升,初步建成覆盖城乡、比较完善的亲民、便民、利民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二)具体目标任务是:
——全面加强全民健身领导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区、街道办事处(乡镇)、社区(村)三级全民健身领导机构网络体系,充分发挥组织领导体系在全民健身工作中的作用。发挥区级体育总会、单项体育运动协会作用。100%的城市社区和村建有体育健身活动站(点)。
——全力推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快速发展。进一步加快群众身边公共体育健身场所及设施的建设,全力打造便民、利民、惠民的15分钟健身圈。继续整合辖区内体育设施和体育人才资源,充分发挥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体育场地和设施作用,根据其功能、特点积极向广大公众开放,推动社区体育与职工体育、学校体育共同发展。做到:100%的街道办事处和乡镇均建有公共体育设施,100%的社区和80%的村建有公共体育设施,全区晨晚练活动站点达到160个,健身路径工程建设在现有基础上每年递增15%,公共体育场馆的开放率达到100%,使我区人均体育用地超过哈尔滨市平均水平。
——参与体育健身人数显著提高。进一步加大全民健身活动的普及力度,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简便易行的全民健身竞赛和健身活动,创新活动载体,拓宽活动渠道,丰富活动内容,打造群众体育健身活动品牌。大力推进体育生活化、全民化,提高人民群众体育健身意识和科学健身素养,努力营造良好的全民健身氛围,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到体育健身活动中来
。力争到2015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超过现有标准,同时适当提高老年人、残疾人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比例。
——不断壮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加强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力度,建成一支规模合理、结构科学、素质优良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获得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证书人数达到全区人口总数的1‰。平均每个社区至少有5名社会体育指导员,每个村至少有2名社会体育指导员。
——城乡居民身体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完善国民体质监测评价服务体系,巩固我区国民体质监测站(点)充分发挥作用,每年进行监测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标准人数的比例明显增加,达到合格标准居民占全区总人口的90%以上。在校学生普遍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其中优秀标准人数达到或超过全市平均水平。
——全民健身基础工作全面提升。继续强化群众体育基础工作,全面提升群众体育工作水平,助推我区全民健身事业蓬勃发展。积极争创国家级社区健身俱乐部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市级体育示范社区力争达到30个,市级体育示范乡镇力争达到3个。
三、主要措施
——积极发展城市社区体育。以开展体育强区创建为抓手,进一步推动基层体育运动的发展。各乡镇、办事处要将社区体育工作纳入社区建设的基本内容,将全民健身纳入星级社区考评体系,统筹规划,加大投入,不断改善社区居民的体育健身环境和条件,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通过开展以健身组织、健身设施、健身活动、健身指导为主要内容的体育
“四进社区”活动,积极营造良好的社区全民健身环境和氛围。充分发挥街道办事处专兼职人员负责各社区体育工作,提高社区居委会的基层带动和管理作用,依照“因地制宜、业余自愿、小型多样、就近就便”的原则,创新健身活动形式,组织开展与旅游、文化、商贸相结合的群众性体育竞赛、展示活动。街道办事处要积极与驻街企事业单位沟通,争取场地设施向社区居民开放,使社会资源为社区服务、为百姓服务。按照打造15分钟健身圈要求,每个社区至少有一处公共体育健身设施,一个体育健身指导站,每个街道办事处建有体育单项专委会或俱乐部,并配有1-3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至少开展一项特色体育健身项目。
——大力发展农村体育。各乡镇要将发展农村体育纳入工作目标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要加强农村体育健身设施和组织网络建设,推动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使城乡全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