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论“汉语中的数字与社会文化”
【内容摘要】:数字,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发现与工具,数字符合使人类进行抽象的逻辑思维变为可能,并通过它们记载对世界的认识及人类的发展史,从数字文化背后,我们可以发现,它们折射出了各个时期的历史特点及人们的心里层面。本论文主要从数字的含义,数字的谐音,数字的成俗语几个方面对数字文化进行了浅析。
【关键词】:数字数字文化社会文化谐音成俗语
数字是文字语言中的一个奇葩,它有着独特的文化蕴含和功能,它用自己的方式记载着人类思维的变化及对世界对认识,同时它也是文化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数字与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被数字包围着,如: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护照号、车牌号、生日、结婚纪念日、准考证号、门牌号、学生证号、各种银行卡号、各种节日日期等等,它们不仅仅只是一个数字,而且还是某些个体的标识,它记载着一件事情或一段故事,反映着各时期的社会文化,丰富着我们的文化生活。
一、从数字文化中透视中西文化——数字的内涵
“一”代表胜利,代表着最高,代表着万物之源,代表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居高临下,位居首位,是最小的自然数。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人们都对数字“一”情有独钟,都非常崇拜它。在中国,人们注重做事的“有始有终”、“独一无二”、“一马当先”、“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这在数字文化中表现出了对“一”的崇尚,尤其是人们对农历一月一日(大年初一)的重视。数字文化被赋予一种神圣感,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到:“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可见“一”是万数之母,其它自然数是“一”累加的结果,都以“一”为基础。在西方,“一”同样很受崇拜,不同与我们的是,他们对出生日是一号的比较重视,他们认为出生日是一号的那个人就会被赋予一种独立坚强的性格,敏锐的观察力,他会努力地达到自己既定地目标。从中可透视出我们中国看重事情的开头,而西方则看重人的独立。
“二”仅此于“一”之后。在中国,“二”是双,表示美满之意,是人们喜爱的数字,有大吉大利之意,如:智勇双全、双喜临门、两全其美、举世无双都是美好的含义。但是随着社会生活,社会文化的发展,“二”的含义发生了一些变化。在有些时候,我们常说“这个人好二”,这里“二”不再是美满,而是说这个人有点傻,而且傻的可爱。而在西方,“二”是一个不吉利的数字,常被视为劣根,罪恶之源。可见,中西方文化有很大的差异。
“三”表示多的意思,如:三思而后行,三人行必有我师,垂涎三尺,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在西方,人们对“三”很偏爱,认为它是一个神圣的数字。
“四”从外形上看方方正正,有棱有角,所以在中八稳,有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在西方它象征着公平、正义和力量。
“五”一个神秘而又抽象的数字。五行阵、五花八门三纲五常、三年五载、三令五申、三皇五帝等等似乎“五”在中国文化中有着很深的哲学思想。而在西方人们受基督教的影响很忌讳“五”,“星期五”因为是耶稣受难日,所以被认为是很不吉利的日子。
“六”可以说是最喜庆吉祥的数字之一,表示顺利。如:六六大顺、六畜兴旺,象征吉祥如意,幸福安康。在春节,我们常常在畜牲圈中贴上一副“六畜兴旺”的对联;在选择电话号码或汽车牌号时人们尤其钟爱尾数是“66”的数字。因为他们象征着顺利,健康和万事如意。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