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体操科学研究
第一节体操科学的研究进程
第二节体操科学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第三节体操科学研究述评(略)
第四节学位论文的撰写过程
王长青
一、国外体操研究进程
苏联的体育科研机构对体操进行的科学研究涉及面广、起步早, 并且效果显著, 为苏联体操界形成选材体系、控制训练体系、计划考核体系、科学保证体系, 以及对体操规律性地探讨、预测体操发展趋势等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科学研究工作。例如, 在 20 世纪 30 年代对体操科学和教学法原理进行的研究,20 世纪40年代他们对体操动作的结构和技术、体操运动训练原理、体操动作的教学、身体训练和体操术语等问题的研究。20 世纪50~60年代, 苏联的研究工作开始涉及体操各单项的教学和训练方法, 同时对形成动力定型和运动技能, 对体操动作的生物力学原理进行了探讨。这一时期他们还提出了体操动作新分类法, 发展了体操动作分类理论。同时, 他们对少年训练及选材问题也开始了广泛地研究。原苏联拥有像乌克兰、施列明、布雷金等一批知名学者, 对当代体操科学研究曾做出许多贡献。
第一节体操科学研究的进程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体操科学研究也起步较早,20 世纪50年代初期他们对体操动作技术进行了定量分析。到60年代初, 他们对体操运动技能的发展和体操运动节奏的结构问题进行了研究, 其成果也达到了较高水平。 70年代卡尔所著《德国的训练与训练学》中“对体操动作的精确分析( 包括通过高速摄影确定身体重心等)”, 对 70 年代扬茨和克雷克尔和80年代格瑙克多次取得跳马、高低杠冠军起了重要作用。
日本自 20 世纪50年代起, 开始学习苏联体操科研研究方法。在 1952 、 1956 、 1960 年三届奥运会比赛中, 日本的竞技体操成绩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赶上和超过了许多欧洲体操先进国家。日本认为是科研的力量使其在1960年罗马奥运会上取得了胜利。此后, 日本体操科研有了重大改变, 不仅使用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 还运用了形态学的研究方法, 并使后者成为主要研究方法。 20世纪60年代末至90年代初, 主要以研究国际动向和各项目难新动作的技术分析为主, 及时掌握国际体操发展动向, 其目的是为了日本在奥运会夺冠, 所以将最新出现的难新动作技术作为研究对象, 及时、快速地为其运动训练提供理论依据。日本在重视难新动作技术研究的同时, 也非常重视基础理论和基本训练的研究, 后者在20世纪80 年代以来呈上升趋势, 其内容有心理训练、素质训练、青少年基础训练、防伤对策等方面的研究。 20世纪90年代, 日本体操科研除主要研究国际动向、世界冠军们的高难创新动作外, 也加强了生化、肌电、形态学等基础理论以及教学法、训练法的研究。
近十几年来, 随着体操技术和竞赛的发展, 体操科学研究在许多国家都较为广泛的进行研究, 如美国体操科学研究的重点是运动技能学和生物力学等问题。
二、中国的体操科学研究进程
我国的体操科研工作起步较晚,20 世纪 60 年代以前科研工作主要在各体育学院进行, 仅在上海有一所专门的体育科研所。 70 年代以后, 体操得到了快速发展, 也促进了体操科研工作的发展。 1979 年中国体操协会成立科研委员会, 1980 年后, 北京、湖南、江苏、山东、广东等体育科研所相继成立。同时各体育学院又培养了一批体操研究生, 充实了体操科研的力量。逐步形成了专业科研人员、体操教师、研究生和教练员相结合的体操科研队伍, 在全国范围开展了体操科研工作, 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981 年起开始举办全国体操科学论文报告会。几十年来, 曾组织过多次国内外重大比赛的调研, 也多次组织以世界和洲际大赛为目标的科研攻关, 为我国体操在国际比赛取得优异成绩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为了推广体操科研成果, 普及体操科学知识, 交流体操训练工作经验, 传播体操信息, 我国出版了多种体操杂志和资料, 受到广大体操教练员、运动员和体操爱好者的欢迎。20世纪70 年代以来, 国内外体操科学研究的中心问题是密切联系体操训练实际, 为迅速提高运动成绩服务, 世界体操强国都十分重视采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 并注重引进当代最新科学技术成果, 以解决体操运动中的各种问题。体操科学研究涉及的问题很多, 内容也很广泛, 主要方面有:体操运动技术的研究, 体操运动技能教学过程的研究, 体操训练规律的研究, 体操运动员选材的研究等。
一、体操技术研究
由于体操属于难美技能类项目, 因此, 动作技术研究成为体操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体操技术研究主要是指竞技性体操的技术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基本技术、高难度动作技术、连接技术等。
对体操技术的研究,主要运用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学以及动力学分析等研究方法, 对高难度、创新动作进行分析。
1 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