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0
文档名称:

朗伯比尔定律.ppt

格式:ppt   大小:2,120KB   页数:8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朗伯比尔定律.ppt

上传人:dlmus1 2018/6/11 文件大小:2.0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朗伯比尔定律.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七章吸光光度法
主讲教师:鲁静
光学分析法概述
主要内容
1
基本原理
2
显色反应及显色条件的选择
3
测量条件的选择
4
目视比色与分光光度计
5
吸光光度法应用
6
2
一、电磁辐射的基本特性
(波动性和微粒性)
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动性。电磁波可以用周期T(s)、频率ע(Hz)、波长λ(nm)和波数σ(cm-1)等参数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ע=1/T=c/λ
σ=1/λ= ע/c
光具有微粒性,光是由光子组成的,光子具有能量,其能量与频率或波长的关系为:
E=h ע=h· c /λ
由以上公式可知:
不同波长的光能量不同,波长越长,能量越小,波长越短,能量越大。

V=λע
3
波谱名称
波长范围
分析方法
射线
~ nm
中子活化分析,莫斯鲍尔谱法
X 射线
~10 nm
X射线光谱法
远紫外
10~200 nm
真空紫外光谱法
近紫外
200~380 nm
紫外光谱法
可见光
380~750 nm
比色法,可见吸光光度法
近红外
~ m
红外光谱法
中红外
~50 m
红外光谱法
远红外
50~1000 m
红外光谱法
微波
1~1000 mm
微波光谱法
射频
1~1000 m
核磁共振光谱法
二、电磁辐射区
4
吸光光度法:基于物质对上述区间光的吸收而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
吸光光度法
比色法
红外吸收光谱法
紫外-可见吸光光度
5
比色分析法:利用比较待测溶液本身颜色或者加入试剂后呈现的颜色的深浅来测定溶液中待测物质的浓度的方法。
目视比色法
光电比色法
吸光光度法:应用分光光度计,根据物质对不同波长单色光的吸收程度不同而对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也叫分光光度法。
可见分光光度法(380-750nm)
紫外分光光度法(200-380nm)
红外分光光度法(3×103--3×104nm)
6
吸光光度法的特点
具有较高的灵敏度,适用于微量分析
1
准确度较高,一般相对误差为2~5%。
2
分析速度快,设备简单,操作简便。
3
应用广泛,也适用于化学平衡研究
4
7
问题1:硫酸铜溶液时什么颜色的?
问题2:蓝色的硫酸铜溶液放在钠光灯下呈现什么颜色?
问题3:放在暗处,会有什么现象?
溶液的颜色
Diagram
2
Diagram
3
Diagram
2
Diagram
3
光照及组成
物质本质

8
、复合光和互补光
单色光:具有相同波长的光。
复合光:含有多种波长的的光。例如:阳光和白炽灯发出的光均为复合光。
可见光:指人的眼睛所能感觉到的光,包括的波长范围为:380~750nm。
互补光:将两中适当颜色的光按一定的强度比例混合,如果能形成白光,则这两种光称为互补光。
9

650 ~ 760
绿蓝

600 ~ 650


580 ~ 600

黄绿
560 ~ 580
红紫
绿
500 ~ 560

蓝绿
490 ~ 500

绿蓝
480 ~ 490


450 ~ 480
黄绿

400 ~ 450
互补光
颜色
/nm
蓝绿
不同颜色的可见光波长范围及其互补光: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