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航道整治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doc

格式:doc   大小:120KB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航道整治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mkjafow 2018/6/11 文件大小:1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航道整治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工程概况
1、1工程概述
(1)工程名称:XX航道整治工程XX标工程
(2)建设地点:
(3)工程规模:本工程共有钻孔灌注桩261根。闸桥有54根:其中过渡墩有16根,设计桩长为38米/根,桩径为Ø1400;引桥桥墩有14根,设计桩长为43米/根,桩径为Ø1200;桥台桩基有24根,设计桩长为30米/根桩径为Ø1200;上游引航道排桩护岸62根,设计桩长为44m~47m/根两种;淮安大桥北桥墩加固141根,设计桩长为36米/根。全部灌注桩均采用φ1200mm的钻孔灌注桩。闸桥桩顶设计标高为+~+,桩底设计标高为-44~-48m;上游引航道桩顶设计标高为+,桩底设计标高为- m;淮安大桥北桥墩加固桩顶设计标高为+,桩底设计标高为- m。
1、2自然地理概况及桥位地质条件
本项目地处温带半湿润气候带中,具有明显的季风气候特征,本区域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冬季干冷,夏季酷热,春夏之交多梅雨,夏秋季节多台风,年平均降雨量800~1000mm,区域内雨量适中,年平均气温14~16℃,最低气温零下6~10℃左右,最高气温近40℃。
区内河流和人工排灌沟渠,纵横交错,主要河流有废黄河、京杭运河等。地下水类型为空隙潜水。本次勘察揭示,~。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项目地层分布如下:上部主要为第四季全新统Q4冲积相成因的黄灰色(粉质)粘土、灰色淤泥~淤泥质(粉质)粘土、灰黄色粉土、粉细砂,其下部为上更新统Q3冲积相成因的黄灰色(粉质)粘土、粉细砂、中粗砂,该区历史上受黄河、淮河泛滥影响,导致区域内土层变化频繁,粉细砂多透镜体分布,厚度极不稳定。
、岩土层工程地质特征
勘察揭示本区50m以浅岩土层自上而下为:全新统冲积相成因的黄灰色(粉质)粘土、灰色淤泥~淤泥质(粉质)粘土、灰黄色粉土、粉细砂,其下为上更新统冲积相成因的黄灰色(粉质)粘土、粉细砂、中粗砂。该区历史上深受黄河、淮河泛滥影响,导致区域内土层变化频繁,粉细砂多透镜体分布,厚度不稳定。
场址区高差起伏较大,据现场调查和采访当地居民介绍,较高的地段是杨庄一线闸施工时的堆填土,填土时间大于10年,已具备一定的密实度。
1b层(Q4)填土:主要由灰黄色、灰褐色粉质粘土、粉土组成,表层含植物根系及砖块碎石,较松散,厚薄不均,~,主要分布于河堤、塘埂、路堤处。
1-1层(Q4)粉质粘土:灰黄色,黄灰色,可塑状态,局部软塑,中等压缩性。~。v=~,c=20~48,f=~,qc=~,fs=~。
1-2层(Q4)淤泥质粉质粘土:灰黄色,流塑状态,高孔隙比,高压缩性,夹有少量粉土薄层,土质较差,局部零星分布。Qc=~。
1-3层(Q4)粉土:灰黄色、黄灰色,饱和,稍密状态为主,局部中密,夹有粉质粘土薄层,中等偏高压缩性。连续分布。~,~。
v=~,c=9~22,f=~,qc=~,fs=~。
2-1层(Q3)(粉质)粘土:灰色、灰黄色,可塑~软塑状态为主,局部夹有粉土薄层。~,~,v=~,c=20~26,f=~,qc=~。
2-2层(Q3)(粉质)粘土:黄灰色,软~流塑状态,局部为淤泥质,高孔隙比,夹有粉砂粉土薄层。~,~。v=~,c=8~16,f=~,qc=~,fs=~。
2-3层(Q3)粉土:灰黄色,饱和,中密状态为主,局部密实状态。~,~。
3-1层(Q3)粘土:灰黄色,硬塑状态,中偏低压缩性;夹砂礓,f=~,含量20~60%。~,层厚大于20m。
具体土层分布及其物理力学性质,详见杨庄闸桥工程地质纵断面图和相关工程地质钻孔综合成果表,土层统计指标详见物理力学指标分层统计表。
、不良地质与特殊性岩土
桥址及接线位于黄淮冲击平原上,地势基本平坦,总的趋势是西高东低,~,区域稳定可以作为建设场地。
桥址区,,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值为Ⅶ度,此段经判断为砂土不液化。
三、施工顺序
先施工闸桥灌注桩,然后增加钻机进行排桩护岸施工,排桩采取跳格式进行施工。在淮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