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增设拦污栅方案汇报.ppt

格式:ppt   大小:5,669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增设拦污栅方案汇报.ppt

上传人:w447750 2018/6/11 文件大小:5.5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增设拦污栅方案汇报.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高新区兴园小区内涝综合治理工程
污染控制方案汇报
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汇水范围示意图
汇水范围334ha
B2500H2000-
Q=12m3/s
P=1,Ψ=Q=14m3/s
Ψ
P=,Ψ=  Q=19m3/s
兴园小区
P=10,Ψ=  Q=29m3/s

高新区玉兰大道以东、集贤路以西、习友路以北、合欢路以南334ha的区域雨水,现状通过银杏路上的B2500H2000雨水箱涵,自西向东穿越合九铁路、匡河后,排入天鹅湖。
一、项目背景
一、项目背景
初期雨水
截流井
现状雨水系统的初期雨水通过下游d1400截流管进入十五里河,不进入天鹅湖水体,因截流量较小,对天鹅湖存在一定污染。

38









一、项目背景
为彻底治理兴园小区的内涝问题,经2012年8月28日和2012年9月10的两次高新区专题会议的汇报、讨论,最终确定了兴园小区内涝治理工程的方案,即与合肥市市政设计院有限公司分工合作,按照“上游截流、中游分流、下游增流”的整体思路,彻底从源头上根治高新区水患,尤其是兴园小区内涝问题。
确定的综合治理方案为:
按照P=10年(降雨强度约60mm/h)、 的排水标准(计算流量为29m3/s)扩建银杏路雨水主排,并完善兴园小区相关防外水的设施。
一、项目背景
在杜绝上游山洪进入系统的前提下,将系统的主排的排放能力进行增流改造,将排水能力由P=1年(降雨雨力25mm/h)、=10年(降雨雨力60mm/h)、 的标准,计算流量由14m3/s提高到29m3/s。
因现状雨水系统受铁路箱涵底高(仅低于银杏路箱涵底8cm)和下穿匡河箱涵断面的制约,升级改造难度很大。因此,在保留利用现状雨水系统的同时,另建一道至天鹅湖的d2500~d2800雨水管道,新增过水能力约18m3/s。
新系统建成后,自排能力可达29m3/s;校核排水能力按照银杏路路面最低处()与下游水系水面()形成最大水力坡降时计算,校核流量为45m3/s,设计重现期P可超过100年一遇。
一、项目背景
一、项目背景
按p=10年流量
需新建雨水管2xd2600
十五里河
河道改造
按百年一遇泄洪标准
改造下游十五里河
大蜀山分干渠
汇水面积334ha
“中游分流”
至柏堰水库(在建)
杨小郢泄洪闸
“上游截流”
至柏堰水库(在建)
封堵现状入湖出口
柏堰水库
高新区雨水工程远期改造方案
高新区玉兰大道以东、集贤路以西、习友路以北、合欢路以南334ha的区域雨水,现状通过银杏路上的B2500H2000雨水箱涵,自西向东穿越合九铁路、匡河后,排入天鹅湖。该系统内的兴园小区内涝情况严重,主要原因如下:
1)现状市政雨水系统P=1年(25mm/h)的排放能力较低,雨水较大时不能及时排出,周边道路冒溢上水。
2)由于城市建设,兴园小区周边地貌发生了改变,原有的沟塘被填埋,调蓄功能丧失,同时使兴园小区东北角成为该区域最低点。周边市政管网的超标雨水倒灌入小区,远超小区泵站的排涝能力,同时积水虽经泵站提升排出,但由于出口受阻,雨水又通过周边道路循环进入小区,造成严重内涝。
3)上游蜀山南麓102ha范围内的约山洪通过蜀山分干渠给匡河补水的系统,进入本系统,加剧了内涝形成。
为解决兴园小区的内涝,按照“上游截流、中游分流、下游增流”的整体思路,高新区已启动内涝综合治理工程。
下游增流的设计主要为:在杜绝上游山洪进入系统的前提下,将系统主排的排放能力进行增流改造,将排水能力由P=1年(降雨25mm/h)、=10年(降雨60mm/h)、 的标准,计算流量由14m3/s提高到29m3/s。
“中游分流”
至柏堰水库(在建)
×2m箱涵
P=1年,Ψ=
“下游增流”
新建d2800增流管
增流至P=10年
新建B5200H2500箱涵
现状B4500H2000箱涵
新建d2500分流管接入银杏路出口系统
红枫路
银杏路
二、工程概况
沟通交汇井二
沟通交汇井一
过铁路段由
铁路部门实施
截水沟2道
防外水挡墙
侧石升高
防外水
闸门井
因出口条件限制,未设置溢流堰
目前,本工程主管道已建成,但尚未竣工。
2014年3月29日,中雨,原银杏路雨水箱涵内的垃圾,被冲入已建管道内,造成一定的污染。
二、工程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