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森林文化与美学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39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森林文化与美学论文.doc

上传人:liwenfei1314 2018/6/11 文件大小:3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森林文化与美学论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文明进步与森林兴衰的关系
电气08-2赖鹏华081054212
摘要: 森林文化是一个古老而充满活力的课题。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走过了漫长的历程,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风格和丰富内涵的体系,影响并推动着经济发展与社会文明进步。本文介绍了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与森林兴衰之间的关系, 以及我国现在森林资源现状和问题,通过这些介绍和我国的现状来警醒世人,提高他们保护森林的意识,并针对我国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人类文明森林兴衰可持续发展
一、原始文明与依赖森林 
    在人类产生、发展、文明的漫漫历史长河中,人类与森林有着血肉难分的关系:人类的祖先由森林动物的一员,逐渐演化成今天的人,从森林中走出来,并依靠森林得以生存。 
     早期人类所获得的食物、衣物、栖息地等,均与森林息息相关。刚刚脱离动物界的猿人,抗拒自然灾害的能力很有限,他们对自然的依赖性很大。猿人刚从树上走下地面,对森林的依赖性尤其明显。远古先民的衣、食、住、行种种需要,多数仰仗于森林的无私贡献。中国古代就有“食禽兽之肉,采树木之实”、“构木为巢”、 “刳木为舟”等说法。当时的劳动工具、战斗武器也大多取材于森林中的产物,在人类发明用火之前,人们的物质生活主要依赖于森林环境,想要远离森林去谋生,在当时是不可想象的。 
    人类使用火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火可以用于照明、取暖、烧熟食物、驱除野兽,火使人类喝上开水、吃上熟肉和其他煮熟的食品,结束了茹毛饮血的时代。然而,人们最初是从自然因素引起的森林火灾中得到启发的。大家认识到火焚森林,可以得到很多因烧烤或窒息而死伤的禽兽,使人类更容易获取猎物,于是有了火猎。由于人类食熟肉,大脑得到了飞速进化,使人类的智力得到飞跃性的发展,再一次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然而森林焚烧容易恢复难,森林着火以后常常蔓延焚烧几十里、上百里,当附近森林都被焚毁以后,野生兽禽以至野生果实也就变得稀少而难以寻觅了。于是原始部落的成员不是大批饿死,就是被迫远徙,种族的繁衍和物质文明的发展受到极大威胁。“火猎”导致的森林破坏,产生了人类史上最初的生态危机,这是人类尚无力自主地利用森林的表现。
二、农业文明与毁林开荒 
    大约在1万年以前,人类开始有意识地从事谷物栽培。他们开辟农田,驯化可食用的植物,标志着人类史上一个崭新的文明时代的开始。有了农耕,人类的食物才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保障,才使人类逐步结束了漂泊不定的游猎生活,建立了一座座村庄。由于农耕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此后才缓慢地出现了阶级分化和城市、国家。所以,农耕的出现是人类文明的极大进步,是人类史上划时代的事件。然而农耕的出现,却使人类与森林环境之间产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既对立又统一的新的关系。
 
    人类的“火猎”活动,显然曾经大片地烧毁过森林,但并不是有意识地毁灭森林,占用林地,其目的只是想猎获林中的兽禽。“火猎”结束,森林随即获得了恢复的机会,大自然依赖其自我更新的生态机制,在一段时期之后总可以重建人类赖以生存的森林环境。但是人类的农耕,其目的是生产可食用植物,为扩展农业用地,就有意地毁灭森林,永久性地占用大量林地。这就使人类和森林的关系发生了新的复杂变化。在“杖耕火种”、“刀耕火种”过程中,人类是以不断破坏森林而获得谷物的。在农业得以长足的发展